今天继续阅读《一篇一篇解读统编》中的“语文要素”怎样“软着陆”
统编教科书的“双线”编排系统中,“语文要素”尤为引人关注。具体落实到教材中,则以每一册中的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方式呈现。
语文要素生发于语文的温床中。语文要素,顾名思义就是语文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要素”之前有“语文”二字作为界定,清晰明确地标识了语文要素的“出生地”。语文要素并非横空出世,语文就是它的“胎盘”,学习就是链接的“脐带”。因此,不存在语文要素脱离语文,语文要素发生于语文之中,语文就是语文要素的整体。
语文要素指引着语文。要素,在学习中是一种指引,让学生把握目标与方向,抓住学习重点,确证学习内容,预期并努力抵达学习结果。要素,如同导引,让我们准确、高效地触及学习目标。要
可见,语文要素和语文学习的关系极为密切。教学实施得当,学生既能在语文学习上有所获益,也能同步实现要素获取,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反之,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教着教着就“忘了本”;教得很用力却是“肥了别人家的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失守了语文这一主阵地。
语文要素教学实施“软着陆”,应该在三个方面具体得到落实。
其一,注重要素在教学中要落到实处。在教学设计时要找准靶心,明确教学的精准目标,让要素教学在与目标的精准对接中“落地”,完成落实。语文要素涵盖四个方面,但并不是每个方面都要在每一节课中落实。其实,每节课都有着本节的具体教学目标,每节课的细小目标达成之后,组合起来共同实现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同时完成文要素在这个单元教学中的落地。因此,在教学中目标的设定不能贪多。
其二,让要素融于语文学科的专业化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这是语文学科的四大支柱。教学设计要实施具有语文特质的教学,让要素在专业化的语文实践中展露光彩。
其三,要素与核心素养合拍,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每一个目标的抵达,无疑是让人欣喜的。但也要防止在寻求一个又一个目标抵达的同时,忽视了学习语文的初心。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发力,努力让学生成为健全、完善、能不断发展的人。
教学,不能只顾眼前,要着眼未来,实现不断延展。“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之后要能够自然、自觉、自主发展,教才具有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