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李老师的“做即得到”来作为这篇感想的标题。
闹同学是个有热情、乐于尝试的孩子。当告诉她李老师组织了"21天创想活动"时,她毫不犹豫地说要参加。当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大部分征求她意见、是否参加某项活动时,她绝大部分都想参加。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自去尝试。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不一层层地撕去包装纸,又怎能尝到巧克力的味道呢?这一层层的撕去包装纸,一次次的尝试和体验未曾经历的事情,是多么有趣的事情。愿孩子永远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和热情。
参与“21天畅想”活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闹起初很新鲜,充满好奇和憧憬,每天迫不及待地向我要“小精灵",能很快的编出故事来。然后交给我略作修改后,她再迅速上传至群。
过了几天之后,她开始抱怨了,觉得编故事很难,后悔参加活动了。这几天,我对她编的故事,没做太多修改,以免影响她的积极性。慢慢的,她通过观看其它小朋友的文章,也得到一些触动,开始编起贝米娜之寒假生活系列故事(四篇)。
到最后几天,她能主动地去完成每天的任务,一天比一天憧憬着即将得到手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奖金。我想,云起云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起伏,孩子也是。允许她如其所是,我能做的,只是陪伴和等待。
参加"21天创想活动",孩子回头看自己编写的21篇故事,觉得自己很棒,也很好玩。我感觉孩子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在文章的立意方面有了提升。闹编的故事都很简单,我有时候喜欢让她在末尾加一两句画龙点睛的话,尽量用简短有理的标题。她以前在学校写的作文中,我有时候要她最后一句写"我暗下决心……",她总是笑语"你又帮我下决心啦!"我告诉她,写文章的大致思路是看到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决心要怎么做?而这个"想到了什么"和"决心怎么做"往往就是给文章提档升级、锦上添花的地方。闹以前不爱听我这样要求,总是想快快结束文章。在这次编写故事中,刚开始我让她加的几句话,有时候得到了大家的心赏和肯定,闹就越写越带劲了,慢慢开始琢磨一篇故事想给大家带来的道理。
做即得到。孩子得到了编故事的锻炼,得到了坚持的奖励;我得到了用一种新鲜方式陪伴孩子成长的体验;我们一起得到了和感受到了李老师的大爱、班主任的无私、众多家长和哥哥姐姐的鼓励,被爱滋润着,是多么幸福!
元宵节,感恩大家所有的付出,祝愿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