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教学文化”的创造
知识经济时代是崇尚“批判性思维”的时代,因为它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然而,我国的“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是同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格格不入的。“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倘若离开了“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将是一句空话。
“批判性思维”教学需要创造新型“教学文化”,课堂教学总是存在着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学生都在进行某种“文化适应”。因此问题在于,教师应当创造怎样一种“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存储信息,并且按照这些信息行动。这种文化环境培养的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倾向,而不是积极地探寻和评价信息。
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思维型教学文化”。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思维文化”。这种“思维文化”具有六个要素:思维语言一一具体的术语与概念,提供交流的手段,鼓励高层次的思维:思维倾向一一指思维方式,鼓励高层次思维的敏感性、能力和意向;思维控制一一学生反思的方式和控制自己思维过程的方式;策略精神一一鼓励学生建构和运用思维策略的态度;高层次知识一超越事实信息,关注知识是如何创造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证据是如何收集的等等;转换一一从一种情境转向另一种情境的过程中关注知识与策略的联系,更广地运用转向识与策略。在这种“思维文化”中,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怀疑,迫使他们提出问题,探查假设,寻求合理性。
珀金斯指出,我们应当创造新型的“文化适应教学模式”在这种般学模式中,“文化适应”以三种相互强化的方式产生:提供示范、鼓励互动、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中,如下几个方面对于批判性的路养是有效的:“合理主义态度”。确立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看知识的源泉泉。对于于教师和书本之类权威的绝对服从,往往降低了身努力的需要。在这种场合,重要的是“谁”在“哪里”说了什么。不过对于权威的服从是同批判性思维处于对极位置。另一种知识的源泉是现实和现象本身。不停留于现成的知识,而是直面事实,实证地理解事物的态度,谓之“合理主义态度”。在这种场合,重要的不是谁在“哪里”说了什么,而是“怎样”去理解“什么”。这需要作出种种努力乃至献身性的奋斗。
有意义接受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存在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侧面。这种场合,重要的是学生如何接受知识。对于给出的知识毫无疑念,囵吞枣地机械背通谓之“死记硬背”。奥苏贝尔倡导“有意义接受学习”,他从教师向学生提示知识的整体形象、以便学生得以理解的“接受学习”的角度,主张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的认知中成为“有意义”的要素加以结构化。应当说,在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中,有意义接受学习远远优于死记硬背。
“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如果说接受学习是教师向学生提示学生的整体形象使之理解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不向学生提示知识的整体形象,让学生自身去思考局部知识的方式,叫做“发现学习”。在探究学习中,鼓励学生自身思考问题、发现事实与法则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学习是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教学方式。“反躬自问”。批判性思维要求客观地、冷静地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修正错误。批判性思维并非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之中,归根结底,任何个体都只是某种程度上的批判型思维者。因此,批判性思维需要训练乃至终身培养。
毫无疑问,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教师才有可能培训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能够肩负起时代的这个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