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家里人家长里短的议论是每个家庭的必备项目。在我家,亲戚们议论的焦点总是会聚焦于我的一个表叔,我不太了解他的过往,近年来和他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近年来,他逐渐成为所有亲戚口诛笔伐的对象,我默默地听着这些抱怨,对其很有好感和兴趣。于是我想起了关于他的林林总总。
要说到表叔可能得从我的太爷爷说起,我的太爷爷是个老师,生育了四子两女。我的爷爷是长子,承担了最重的生活的担子,支撑着那么大一个家庭的生计。表叔的父亲是爷爷的三弟,也许是众兄弟中能力最不出众的一个,也因于此,在那个职位还可以传给子女的年代时,爷爷提出把这个职位让给三弟,帮助他生活。这位三爷爷在做老师后遭遇一场婚姻失败,而后自愿前往最贫困的山村教书,娶了山村里一个完全没文化的女人,生下了表叔,并在表叔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的表叔和他穷苦的母亲相依为命,靠接受亲戚们的帮助艰难长大,刻苦读书,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之后以那么贫乏的资源考上了省里的一所医学院学医。我的父亲至今都记得他小时候认真地趴在水缸边上写作业时的场景。
这也许是一个励志的寒门子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故事,但他也许可惜在生晚了一个时代。作为和我爸一个辈分的人,却只比我大几岁,没有赶上人才紧缺,蓬勃发展的年代。当他毕业时,就业虽无现在那般困难,但他辛辛苦苦读得的大学在已经高度竞争的医院环境里显得捉襟见肘,他或许也想再考考,但苦考不上,也许看到了那么多走关系,做人做事的门门道道他并不具备。最要命的是,作为一个在穷苦家庭出生的孩子,在获得知识后引发了一些关于自我的思考,诞生出了要为自己而活的这个“可怕”的念头,意识到自己并不想做医生。于是一场叛逃的计划开始了……
他抛弃了培养他的长辈眼中最理想的医生职业。我的爷爷们,那些从穷苦时代走来,不遗余力帮助他走上人生“正轨”的人无法理解,有稳定工作竟然主动辞职,而且这件事发生在最努力,最听话,最懂事,也最缺钱的表叔身上。他没有家,没有车与房,或许仅有微薄的存款,还有一个远在乡村的贫苦的老母亲。我们去看望他母亲时甚至无法与她交流,因为她在这个江西的农村中却只会说闽南话,而闽南话我们没一个人会说,也没人听得懂。他不再是家长里短聊天中懂事的,人穷志不穷的好后生,而成为一个“不可理喻者”。尤其是我的爷爷,在年少时期撑起全家的大哥,自认为在弟弟早逝后有扶助他的遗子的义务,最为痛心疾首。
表叔他黑黑瘦瘦,个子不高,相貌平平,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有些畏畏缩缩。戴着黑框眼镜,十分文静,看上去思虑很深,见到人时露出腼腆的微笑。他的外表比同龄人要更年轻,也更不成熟。对于长辈他总是很客气,有时感到疏离。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我很能感受到他身上和我一样的气质。想离开家里,离开这些一直想要指导他,帮助他走上人生“正轨”的长辈们,也许是他的愿望,也是我的。他一声不吭离开家乡去往杭州,没人知道他做什么,长辈问及时也只是应付回答说做自媒体。几年来一直避免回家,刻意避免接触亲戚,用现在的话说,他正在主动断亲。
我与他的直接交流是在许多年前了,那时我跟父亲边上,如同我的爷爷对他如父亲自居,我的父亲对他总是以哥哥自居,也总想在这里那里帮助他。我不做声,听着表叔客气的应答各种关心,答不完的嘘寒问暖。仿佛离我很远,但我的心却想与他走进。我知道,他是个特殊的个体,特殊到极有条件实现我的理想的个体。他爱上了摄影,会在朋友圈分享他的拍摄作品和视频。他热爱长跑,还去许多地方参加了马拉松。这些我都看到了,但在长辈的议论中从未出现过。他们只关心他做什么工作,有没有女朋友,什么时候准备结婚,对他的不务正业感到气愤。我想起他的马拉松照片,身型瘦削却充满力量,眼神坚毅与我从前印象中的模样判若两人,我有感受到美与生命力。祝愿他在追寻自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是我最真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