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说:“活得通透的人,没有特别想维持的关系,也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走进的人不抗拒,离开的人不强留,就连吃亏也懒得计较。”
人生要“活得通透”,这是一种生活态度,能够明确自己的目的,理清他人行为背后的逻辑,以及放下对人性的幻想和对他人的期待。
它代表了对事物规律认识到位、了然于胸的一种状态,从“通”到“透”,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跃迁。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平心静气做好人生每个人阶段该做的事情,以足够自洽的姿态细细咀嚼人生滋味。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忙忙碌碌,为了生活不停地奔波在上班的路上,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生活。
随着年龄渐长,有些人活在抱怨中,感叹生活地枯燥;有些人盼望着早日退休,回家安享清闲。
在《活得通透》一书中,中村恒子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娓娓道来工作多年的感悟,告诉我们: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顺其自然。当人生的浪打来的时候,才能活得通透。
这位身高仅1米48、体重40公斤的90岁老奶奶,用她的一生诠释了“活得通透”的真谛。
她出生在日本广岛尾道市,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却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尽管求学之路充满坎坷,但她从未放弃,最终成为了一名心理医生,并在奈良的医院工作了近70年。
对她来说,有忙有闲的工作,就是平淡生活中最好的滋养。
人一旦闲下来,就会把鸡毛蒜皮当回事;只有真正忙起来,才不会有那么多复杂的情绪。
关于人生:
“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如果一味关注自己的不完美,就会产生后悔和不安的情绪。”
当我们感到不安时,有两件事很重要:一是“审视自己是否在无意中与他人比较”;二是“不要只关注自己人生不完美的地方”。
无论如何,人们都不可能掌控未来;无论多么后悔,人们都不可能改变过去。
然而人们还是常常忧虑过去,回忆过去,陷入自责的情绪中。
有时候如果人太清闲了,就会容易胡思乱想。而当开始忙碌的时候,就会专注在事情上,让内心感到充实和满足,无形之中消除了内心的不安。
所以如果因为时间充裕而感到不安,不妨试着让自己忙碌起来,比如做兼职、培养兴趣爱好,做志愿者等。
未来会怎样,就交给命运安排,我们只要考虑眼前的事,过好现在的生活就好了。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会犯错,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执念只会让我们更加痛苦和疲惫。
只有当我们学会放下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和过度的欲望时,我们的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和宁静。
关于人际:
“如果想减少社交压力,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与他人保持距离,而是与自己和睦相处。”
我们总想改变他人,所以对人际关系感到疲惫,学会放下,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无论到什么年纪,都会有很多人因为人际关系而感到烦恼。唯有放下期待,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自洽。
如果我们坚持想要改变对方,想让他人行动起来,改变现状,那么烦恼就会越来越多。
所以要放弃努力改变他人的想法,因为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当接受这个事实后,我们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要采取的行动。
遇到性格不合的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距离,尽量减少与他们相处。
认清自己的交友方式,找到与自己价值观相似的人,不勉强地相处,这才是减少人际关系压力的秘诀。
关于自处:
“每个人都有自我厌恶感,当自我厌恶感袭来时,不要反省,赶紧好好睡一觉。”
自我厌恶感往往产生于想到自己没能做到的事、失败的事的时候。
如果本来就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就能在失败后安慰自己“哎呀,没什么大不了的”,从而原谅自己。
反省,虽然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但在某些时候,过度的反省却可能成为一种负担。
它让我们陷入无休止的自我剖析之中,忽略了心灵的疲惫与需要休息的信号。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深陷自我厌恶的漩涡时,情绪往往占据了上风,理智与客观判断往往被淹没。
此时的反省,很可能只是情绪的放大与强化,而非真正的自我成长与提升。
当自我厌恶感袭来时,不妨先放下一切,遵从内心的呼唤,好好睡一觉。
正如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言:“睡眠是我们借以逃避现实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梦境的庇护下,我们可以暂时忘却白日的烦恼与困扰,让心灵得到真正的休息与恢复。
当晨光初照,我们醒来时,会发现心灵已经焕然一新,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与重生。
关于工作:
“工作只是为了生活,为了吃饭。工作与喜好无关,只要不是痛苦到难以忍受,并且拿到工资,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就心满意足了。”
我既没有想过要出人头地,又不寻求他人认可。即使我在职场最低的位置上,也不会介意,只要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并且能获得报酬,就够了。
工作也不是让我们来交朋友的,而是工作赚钱的地方,所以你只需要维系帮助你完成工作的人际关系即可。
你要相信,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永远有人需要你,找份新工作从来都不是问题。
上个班而已!真没必要畏畏缩缩。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生活都不如意了,那还要那份工作干什么。
写在最后
人生的选择没有正确答案,我们唯有尽力做好眼前的事。
很多事情都是“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不重要”,即使现在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一想到漫长的岁月后也有可能迎来好结果,就对人生燃起了希望。
心灵与身体一样,需要悉心照顾,如果过度地苛责自己,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能让你找到生活的意义,就能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