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读书会阅读打卡】
【打卡】第14天 2025.7.5
【书目】《学会写作》P294-320
开始写作: 迈出写作的第一步就是开始写,这跟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作者针对不同心态给出了答案:一是接受暂时写得差的事实;二是别人没时间笑话你;三是从写好一段话开始你的写作;四是千万不要等准备好了再写;五是坚信坚持写作是能带来收获的必然之事。
公开写作: 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好,我还羞于将自己的作品公开,但作者却强调了公开的力量。举例很有道理:为什么人不能总呆在家里?总呆在家里,人在各方面的自我要求会变低。深有体会,我在家的时候常常不洗脸,不收拾,出门就化妆打扮,这就是公开的力量。人具有社会性,会在意外部评价。
外力压力,提高标准: 在私密写作时,你的表达没有特定的接收者,因此不会过多考虑表达的有效性,你更多的是在记录自己的想法,想方设法满足的是自己,写作时可能不太会在乎文章的结构是否足够好。公开写作则会增加更多维度的外部压力,进而提高写作的自我标准。就像我们发朋友圈,经常字斟句酌地检查,反复修改,希望获得很多点赞;但发分组或者仅自己可见的内容时,却不会花那么多时间。
外部反馈,提升技巧: 作者举了他朋友开始在大号投稿后进步巨大的例子,这非常有道理。现在很多杂志的投稿平台流程比较规范,一审、二审、三审、四审、编委会讨论、安排刊期,每个步骤都有可能被退稿,甚至有的杂志还会说明退稿理由。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反馈,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如果是在网络上公开发表,阅读数低说明你写的主题不是大家关心的,点赞数少说明你的表达没能赢得多数人的认可,评论数少说明你没有想办法调动读者的参与感。你以为写清楚了,但经过读者的质疑,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外部激励,驱动写作: 只有通过公开写作才能获得激励,哪怕你私密写作写得再好,都不会接收到任何外部激励。私密写作还有个坏处是,很多人明明写得不错,却长期误认为自己写得很烂,因为一直没有人告诉他,其实他很有天分。
公开写作,才是完整的写作: 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写作应该包括作者、读者、内容、互动。只有作者没有读者,只有内容没有互动,这就是不完整的写作。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坚持写阅读笔记整整两周了。其实隔三岔五在读书时有思考后,还会写随笔、写教育叙事,这就是开始写的成效。坚持100天后,我要对这段时间的写作收获做一个复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获得感,坚定自己写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