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作,从新手到高手必须经历怎样的过程?》

决定学习写作那天,我写了一篇短文,拿给老公看,他说,这文章就是小学生的水平,别折腾这东西,你没这天赋。

我不甘心,继续自学,我认为的自学就是闲时看看书,写写文章,总以为,写多了就能写好。

自从加入粥老师的训练营之后,我才意识到在写作这个领域,我就是一个小白,认知不到位,实践也不到位。没有认知指导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非常低效的实践,这就是我一年时间里没有任何进步的原因。

当认知不到位,实践不到位时,哪个更重要?

粥老师说:“作为新手,认知不到位,实践不到位的时候,可以两者同时进行,但更倾向于先认知。”

也就是说,要学好写作,首先要先学习方法论。

为什么我学习了很多写作的方法论,写出来的文章还是那么差劲呢?

听了粥老师《通往高手之路》的课程,我才明白:

我所学习的方法论,只是至上谈兵,没有足够的实践,我得到的只能是低阶的认知,只能导致低水平的实践和不理想的结果。

只有高阶的认知,才能指导出高阶的实践,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因为认知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反哺认知。

什么是低阶的认知?

低阶的认知是感性的,是现象与片面的,是模糊有错误的,是外部联系与僵化的,只是纸上谈兵,不是实践。

而高阶的认知,是认知发生了变质,是理性的,本质的,整体的,清晰准确的,系统内部联系的,灵活创新的,实战的。

粥老师说:“千万千万不要学太久再实践,学个大概,大概理解就开始实践。”

因为认知源于实践,如果只学不实践,那你永远只处于低阶的认知,只有不断深化认知,继续实践改进实践,反复大量地重复,才能通往高手之路。

问题是如何改进认知、深化认知?

一是通过实践的反哺,做得好的,继续深化,做得不好的,做出相应的改进。

通过21天写作训练营,不停地练习写作的技巧,并发现不足的地方,加强练习。比如,我在写长文的时候,助教老师经常说我案例不能紧扣论点,也就是辩证不够精彩。

于是我就不停地练习,每次看到一个好的案例,都拿来练习,与自己的经历连接,并写下自己的思考。目的是积累足够多案例,为写长文打下基础,希望在这方面突破自己的不足。

二是持续的学习,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认知,精进认知。

为什么有时候脑袋非常空白,没有东西可写?

我想大概是因为没有持续的学习,没有持续的学习就无法吸收新的知识,自然也就没有内容可以写了。

埃隆.马斯克说:“你想要变得超乎常人的强大,必须在某个3-5年里,疯狂的行动,高密度的锻炼。”

要学习好写作这项技能,必须要疯狂的在这个领域日日不断地深耕,日复一日的死磕。

人生最好的贵人,就是努力向上的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高手做事,不会盲目努力,确定正确的方向和适合自己的方法后,再沉下心来付出100%的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