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去掀起那描画的面纱,那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
从始至终,我相信凯蒂对沃尔特是存在爱的,存在的是什么爱,多少爱,很难说清。沃尔特死后,她轻轻地吻了沃尔特的嘴唇,她说如果可以,她愿意替沃尔特去死,说的很真诚,如果真的可以,我相信她一定会去这么做。凯蒂说她这么做,是想得到沃尔特对她出轨行为的原谅,或者说是为了让沃尔特自己得到解脱,若是没有爱,她不会为自己这种行为寻求原谅,更不会愿意以死相换。
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度,爱情都是任何阶层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家一起讨论着,爱情是什么?如何判断爱情的真实性?爱情里出现了变故如何去应对?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当年的判断是错误的,又如何去改判?讨论的人有很多:作家,诗人,工人,官员,农民…这是一个永不会显得自己落伍的话题。后来,这群人里面有一些人陆续退出了讨论,他们拥有了爱情,另一部分人就跑来请教,他们的大意都是:喏,我和我夫人/先生,这就是爱情呀。再往下追问,他们也无从谈起了。
说说沃尔特,他身上有些东西跟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很像,感觉很贴切。沃尔特对凯蒂的爱是肤浅的,我不认为肤浅在形容爱情的时候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大多数爱情都是从肤浅开始的。但沃尔特对凯蒂的爱,直到他死,都是肤浅的,我始终不明白他在他和凯蒂的关系中追求什么,他仿佛是在他和凯蒂的关系中做一种人性的实验,从而验证他非凡的智慧。他有大我精神,他也很聪明,他死的时候说:死的那个是狗。他的死不是一个意外,是他对他自己的一种谋杀。他想用他的死,为他的事业和婚姻做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陈述。
再说说查理和他的妻子多萝西吧。查理有钱有权,拥有一副好看的容貌,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俘获“世俗”女人的一种手段,而且在凯蒂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把这种手段运用的轻车熟路了。他是追求现世享乐的一类人,而且追求的方式极其无耻高明且浪漫,他的一生,不会去和你谈余生有多久多美,只和你谈当下有多好多爽。查理的妻子,多萝西,在篇幅较短的描述里,她给我的印象是,大方,得体,懂得如何去维持婚姻,相比她的丈夫查理,这个女人,高明的多,而且也较高尚。
还有沃丁顿这个人,他应该算是凯蒂最好的一个朋友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沃丁顿称的上一种,知世俗而不世俗的人了。他对深爱自己,自己却不爱的满族女人,也算的上处理得当了。除了这些,我想不出他还有什么鲜明的特点了,沃丁顿还属于那种人人见了,都想和他做朋友的那种人。不过他远没有我描述的这般简单,他身上拥有的很多东西,我体会不到。
最后说一下院长嬷嬷这个女人吧。真正拥有信仰的一个人,她是无坚不摧的,是光芒闪耀的,她追求着一种没有意义的意义,但这种追求却对人类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非凡的影响。讲起她这类人来很绕口,但是,就像真理讲起来往往朗朗上口,可做起来,有多少人绕来绕去,却始终找不到出口,而院长嬷嬷就是站在出口的那种人,还时不时地会走进去,帮里面迷路的人,指指路。
组织文字的能力还有太多不足之处,读《面纱》之感,就讲这么多吧,还有很多意会却无力言传的东西写不出来,如果你闲暇有余,就去看看这本书吧。
用书名的来历开的头,用书中的话结个尾吧:人生何其短暂,世界本来就充满了苦痛,人们却还要折磨自己,这岂不太可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