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虽然人人都有诸如饥渴性等某些需求,但是,引起人性格差异的那些冲动,如爱恨,贪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恐惧或感官享乐等,都是社会进程的产物。人的倾向,最美好的抑或最丑恶的,并非人性固定的生物部分,而是创造人的社会进程的产物。
2. 原则上,作为个人的他是无法改变生存需求和社会制度这两点的。这两点还决定了其他那些更具有可塑性的特性的发展。
3. 家庭具备了某一特定社会或阶级的所有典型特征。
4. 人需要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联系,以免孤独。感到完全孤独与孤立会导致精神崩溃,恰如肉体饥饿会导致死亡。
5. 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人只有同他人进行某些合作才能生存。
6. 就儿童实际上在所有重要功能方面无法照顾自己而言,与他人交往便是儿童生死攸关的大事。陷入孤独势必是对儿童整个生存的最致命威胁。
7. 中世纪并未剥夺个人的自由,因为“个人”尚不存在;人仍借始发纽带与世界相连。
8. 个人自我意识、他人意识及世界意识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尚未意识到三者是独立的实体。
9.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半梦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呈现出一种奇怪的色彩,人只是作为一个种族、民族、党派、家族或社团的一员——只是通过某些一般的范畴,而意识到自己。——雅各布·布尔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10. 这种新发展(社会结构和人格的变化,个人主义的引人注目)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财富和个人能动性机会的增加,但基本上是一种对传统生活模式的威胁。
11. 与中西欧相比,意大利发生的新经济及文化发展更为强烈,对哲学、艺术乃至整个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2. 人发现自己及他人是个人,是独立的实体;他发现大自然与他有两方面的不同:它是人在理论和实践上要主宰的对象;它的美又使它成为人们体验快乐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