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拉伸就是将紧张的肌肉伸展开来、把关节的活动度变大。
让自己达到一种舒展、延长、柔韧的体态。
拉伸能提高你的柔韧性,促进身体恢复和降低受伤概率,针对性的拉伸还能对身体起到塑型的作用~
但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拉伸都对运动有益。
我们选了其中6个有代表性的、普遍的拉伸错误,今天帮大家避避雷!
错误一
每次拉伸,坚持越久越好?
❔为什么错
静态拉伸超过六十秒,便会降低你的运动表现。
而肌肉拉伸时间过长、肌肉拉伸至疼痛时,身体会通过牵张反射来抵抗拉伸。
正确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将静态伸展运动的时间限制在30秒或30秒以下。
只拉伸到至肌肉感到紧张就好。如此不仅可避免损伤,还可以从拉伸活动中获得最佳收益。
绝对不要使拉伸程度超越舒适的范围。
每次拉伸保持在10秒到30秒之间,并进行2到4次伸展运动。
错误二
拉伸时来回弹震
为什么错?
拉伸时来回弹震,会使肌肉、肌腱超出自身最大承受力而导致受伤。
即便对于专业运动员,动态拉伸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够用了。
正确做法
跑前跑后拉伸时,把范围限定在动态拉伸和静态拉伸即可。
一些同学会在静态拉伸时弹震身体,这一点需要避免。
❤错误三
拖着疼痛的身体进行拉伸
为什么错?
听起来谁都知道错误,然而大家都在这么做。
本来拉伸是用来帮助你提高柔韧性,修复身体肌肉。
如果身体本来有伤痛,拉伸动作势必会加剧疼痛(超出了拉伸所导致的典型的不适感),大大影响你肌肉本身的收缩速率。
拖慢身体的修复速度,甚至会让身体状况恶化。
正确做法:
如果在运动中产生疼痛,立刻停止对该部位的拉伸,积极休息并向医学专家寻求帮助。
❤错误四
期望拉伸能完全保护你不受伤
为什么错?
目前科学界还没有确定有效的拉伸能够防止受伤,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还不能把拉伸当作规避受伤风险的万金油。
想要不受伤,全方位的变化都需要关注,包括跑步姿势、体能状况、有没有休息到位,饮食如何。
正确做法:
如果在跑步过程中或在跑步后出现了异常的疼痛,你需要立刻找专业医生咨询,千万不要继续坚持运动。
用意志力和体能硬撑着跑步,也是跑步受伤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顾身体情况硬撑的不是硬汉,而是傻瓜。
错误五
一觉得紧绷就拉伸
✨为什么错?
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需要拉伸,如果你是因错误的跑步方式造成肌肉压力过大,进而形成损伤或运动功能障碍的话,
紧绷感可能是神经系统维持肌肉位置而产生的(如:颈椎过度屈伸损伤后的颈部僵直)。
这种情况下进行拉伸可能会让身体形成一个反馈闭环,而使身体持续进入紧张状态,无法放松。
正确做法:
✨如果总是出现紧绷感,很有可能是你跑步的姿势不对,技术不到位。
✨如果长篇大论现在没时间看,可以只记住一条:跑步时,你需要保持全身肌肉的放松。
错误六:只在跑前或跑后进行拉伸?
✨为什么错?
如果你有些部位长期紧绷,就需要多花些时间让自己放松肌肉。
拉伸是一种主动恢复,和睡眠一样重要。多睡觉确实可以恢复身体疲劳,但睡眠属于被动等待身体修复,
拉伸则是主动让体内的肌肉舒张开,让气血通畅,这样的主动恢复,还能加快睡眠时候身体的有效「回血」。
✨正确做法:
宁可少跑十分钟,少睡一刻钟,也要把拉伸加入生活中,把拉伸放到比跑步更重要的位置。
平时拉伸,研究中推荐了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伸展法。
整个拉伸过程是:拉伸—等长收缩—放松—静态拉伸。
比如背部肌肉群练习:
· 坐在椅子上双手抓椅座,上身用力后仰6-10秒;
· 放松2-3秒;
· 然后上身前倾,胸部紧贴双腿6-10秒。
这项拉伸平时在办公室就可以进行,其它身体各部分的肌肉拉伸也可以依次类推。
需要注意的是:
·每一动作要有节奏,不要过快过猛;
· 不要屏住呼吸;
· 每节动作次数要根据自身体力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