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第9章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适卫:到卫国去。
仆:该字最早见于金文,从人卜声,指人跌到,读第一声pu,如“前仆后继”。
仆也被作为僕的简化字,读第二声pu,僕的甲骨文,左边是箕,箕上数点,表示箕内装满了垃圾之类的一脏东西,右边像一个人,头上的“辛”,是罪人亦即奴隶的标志,身后有一条尾巴,是当时奴隶衣服的特殊装饰。
手捧着箕,表示所负担的是洒扫之类的工作,所谓“粪除其不洁”,是一种最低等的贱役。从字的构形命意可知仆最初是一种在家内服役的奴隶。延伸指仆人,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僮仆欢迎,稚子侯门。”
仆本服贱役的家内奴隶,因其接近主人,容易得到宠幸,主人外出也随从驾车。驾车者即车夫,又称仆夫。为主人驾车,侍从左右,地位逐渐提高,于是成了官职名。
《周官》有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人王之大命。”秦汉时为九卿之一。又有仆射(ye四声),如秦朝有仆射周青臣,为朝廷重臣、博士。
汉建始元年置尚书五人,以一人为仆射,汉末分置左右仆射。唐宋时代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仆也可以作为谦辞,表示对自己的谦称,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仆非敢如是也。”
本文的仆指驾车。
庶:屋下众也。形声兼会意字。本从火,石声。从广从炗(guāng),炗是光的古字。
甲骨文的庶像山崖下避风处,用锅灶煮食物,是初民生活的写照。庶也是“煮”的初文。
煮饭时火光充满房屋,所以庶的原义指多、满等,如“富庶”、“庶务”等。又如《庄子·渔夫》:“寒暑不时,以伤庶物。”
由于烧火做饭是奴隶干的活,所以庶又指奴仆,后延伸指百姓、平民。
庶还指宗族的旁支,如“庶出”、“庶子”。
加:从力从口,表示竭力吹笙击鼓,造字本义:在丰收庆典的颂神仪式上,竭力吹笙击鼓,狂欢礼赞。
也有一说,加的原义指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等。如《左传·庄公十年》:“弗敢加也”。又如“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加”引申为增加、外加、放置、施行等;又引申为超越、欺凌等。作副词,指更加、愈加。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加兵于赵。”
加也指好处、益处,如《孟子·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全文理解为: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在车上说:“人口真多啊。”冉有问:“人口多了,该怎么治理呢?”孔子说:“让人民富起来!”冉有又问:“那人民富起来之后,又怎么治理呢?”孔子说:“办教育,施以教化。”
本文的画面感非常强,孔子去卫国,冉有驾车,路上边看边聊,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孔子看到了一个地方人口稠密,不禁感慨:“庶矣哉!”
人口是一个国家实力的硬指标,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人口的发展,为了人口数量的提高,统治阶级总是千方百计,殚精竭虑。
比如规定到了适婚年龄的男女,如果不结婚生子将会受到惩罚。
孔子认为,人口发展起来后,要发展经济,让人民富裕起来。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富民”思想。
《论语》中有多次体现孔子的富民思想,他提出过治国“三步曲”:足食、足兵、民信之。第一步“足食”就是发展经济,让百姓丰衣足食。
百姓富起来后,就要在精神层面教化他们,这就是“敎之”。
《诗经》有云:“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就是让他们丰衣足食,再教化他们,这是治理老百姓的两个步骤。
管子也曾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人民富裕了就容易治理,反过来说人民贫困就难以治理。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有恒产者就是丰衣足食者。
人一旦富有了,就能够“安乡重家,敬上畏罪”,安于乡里,看重家庭,他就不会胡作非为。
荀子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道之也。”
“庠序”就是地方学校。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六种礼仪。十教: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总之,富民政策、教化政策,是中国几千年的治国的主流。历朝历代都把它作为治国的基础。
番薯之父陈振龙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好大喜功,粉饰太平的人,比如所谓的“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吗?
1793年,已经到了乾隆执政的晚年。这一年,英国派出一支使臣队伍,来到了中国。
他们怀着仰望和期待的心情来到了盛世下的中国,对大清帝国充满希望和美好想象,可等他们真正接触了当时的清朝后,竟然得出一个结论: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穷困的国家,大部分人们都很贫穷。
无论是穿衣打扮,还是吃喝质量,从哪个方面都看不出盛世的模样来。当时很多农民家庭,年支出要大于收入,稍微遇到饥荒,整个人家都要破产,生活十分窘迫。
他们发现,当时政府的专权、官吏的腐败、法规的虚设等等问题,无一不让人触目惊心。
尽管如此,乾隆还妄自尊大,不可一世。他视洋人为未开化的夷狄,把他们献上的工业革命的成果弃之如敝履。
在教化民众方面,他更是丧尽天良,大搞文字狱,很多读书人被冤死,文化领域万马齐喑。
乾隆写了四万多首诗歌,唯一能拿得出的还是剽窃郑板桥的,他甚至为了剽窃别人的作品而杀人灭口,他还喜欢在字画文物上乱写乱画乱盖章。
他六次下江南,没次都耗资巨大,一次又一次地把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
他自诩为“十全老人”,实则“十全恶人”。但是很多文艺作品却很喜欢美化他,让人匪夷所思。
有人可能会在人口数量的增长上歌颂康乾,作为盛世的指标之一,其实,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的统治没有关系,而是陈振龙的功劳。
陈振龙生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青桥村人。
陈振龙从小便开始接触儒家教育,并被希望能够求取功名,然而,在不到二十岁就考中秀才之后,他却几次都落第了,渐渐的,他开始厌恶科举,于是便走上了经商的道路。
在福建的长乐、福清一带自古就有出国经商的传统,尤其是明朝中晚期,资本主义思想已经萌芽,很多福建人走上了“下南洋”的经商之路。
陈振龙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也离开家乡,前往了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来到与故乡风土人情迥异的异国他乡,陈振龙很快就注意到了当地人常吃一种“朱薯”,也就是如今常见的番薯。
野生番薯最初生长在美洲大陆的热带地区,后来印第安人将其人工种植成功,并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也将番薯作为特产带给了西班牙女王。
后来,西班牙船员们来到吕宋,也将番薯带了过去,并在那里成功栽种,使其成为了吕宋人所喜爱的主食。
陈振龙来到吕宋后,见这种食物产量大、耐受力强,如果引入国内能够大大改善当时肆虐各处的饥荒问题,便有了将其带回国内的想法。
然而,当时殖民吕宋的西班牙人严令禁止外人将其带出境内。
为了把番薯带回国内,陈振龙多次尝试,在皆被发现后,想出了把番薯的藤条编进麻绳躲避检查的办法。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50岁的陈振龙返回祖国,并在老家尝试种植,结果大获成功。
就在同一年,福建中部爆发大旱,各地粮食都面临歉收的绝境,陈振龙不敢耽搁,赶紧催促儿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表示自己有耐旱高产的吕宋朱薯,可以用来救灾。
金学曾得知后大喜,在再度试种成功后下令于次年将其种子及种植方法推广到福建全境。因为感激将其推广的金学曾,福建一带的人便将番薯又称为“金薯”。而陈振龙反而没有被多少人所知晓。
后来,番薯也被传播到了其它地区,并改变了中国农作物的结构,拯救了无数饥民。
据《明实录》记载,明朝人口普峰值不过七千多万,而番薯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的清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已经突破了三亿。
到了清末,中国人口更是到了四亿。清末相比于明末多出的三亿人口,这要归功于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大量种植。
为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闽人曾在福清县建立报功祠。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何则贤亦在乌石山建“先薯祠”,后祠被废。现存“先薯亭”建于1957年。
现在福建的福清市由于地瓜解决过多次饥荒,被称为“地瓜县”,他们说的不标准的普通话被称为“地瓜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