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敷面膜,顺手拿起书架的一本书,买回家可能有快十年了吧,不曾读过;读起来,却停不下来,今天早上上班继续读,刚读完。
细细的读一本书,可能比较困难,尤其现在电子化时代,以及我们整天假装忙忙碌碌的生活。
遇见未知的自己,2008年出版的一本书了。
全书以爱,和平,喜悦为主题,阐述了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底下,其实是一个很单纯的关系:和自己情绪相处的能力,并表达了生命成长的蓝图,缩短了茫茫摸索的阶段。
读后感一: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 无意中在豆瓣上看到别人简短的一句评论:唯心论。唯心又怎么样? 谁也不能证明唯物又是绝对正确的, 无论如何,至少在某些方面给我们一些提示,让我们做更好更快乐的人。它告诉我们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 书中的老人不遗余力的去帮助每个受伤的人,在传授给芸芸众生迷茫的人,一份清醒而独到的认知和生存方式。
读后感二: 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
如果抛却小我的认知和认同,不断的接近真我的真正想法,或许每个人都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是谁,最想要的是什么,以及,最爱的事情和最能带来喜悦的事情是什么。
更多的人和事物,以及我们看到的观众的想法和看法,或者别人期望你成为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更简单的说,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最擅长,做起来最不费力,也最开心的。
读后感三: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
读这段话时,我正在路上,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就是这样。不管是回忆过去,还是畅想未来,不管是观察别人还是观察自我,无非都是凭借自己既往的经验和理论用思想去回顾和畅想,每天思想和头脑确实不停的在过去和未来,而身体和呼吸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当下的。
至于可否体会到当下的力量,以及当下究竟有多重要,泡个热水澡,奔跑在大自然里,快乐的看一本书,开心的听一首歌,单纯的陪伴,等等,都是当下的。
而,活的质量更好一些的秘诀,无非就是体验当下,抛却思想的胡思乱想和思绪飞扬。
读后感四:什么样的人最有魅力?我愈来愈觉得,答案就是,内心有力量的人。什么叫做“有内在力量”?就是遇到困难,碰上痛苦时,能够坦然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困难大家都有,痛苦每个人也不缺,只要是人,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内在力量强大的人可以不受苦。
所谓痛苦,来自于你对事物的解释,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当外界有任何东西触动你时,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里的旧伤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然后永远的记着,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对于外界的事情,不管是好的不好的,真实发生的,都是事实,而很多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也不会因为你的情绪和抗拒而改变,所以当事情发生时,针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认真的去检查一下,跳出来看看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会出现,包容这种情绪的出现,然后看看自己可以积极而阳光的做什么选择来应对事情的发生。
如此,才是正确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而,更多更多的是,不管外界的事情如何发生,不管金钱名誉和外貌如何,仅仅是外在的小我的自我追逐,真正的内在真我,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能让你获得喜悦和平和爱的最重要的。
对于职场;更多的权力、薪酬、职位的争夺和获取,都是小我对身份认同的一种表意识的追逐;而是否快乐,是否幸福,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所以成就了职场上形形色色的人群。不管如何,不管多少,不管高低,自己开心,自己幸福,就好。
对于育儿,真心的想,不管孩子是开心的、不开心的、焦虑的、愤怒的、平和的、幸福的、悲伤的、自卑的;各种情绪,组成了自己的孩子,永远记着,不要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也不要去告诉孩子你应该是怎样的,而应该让自己的孩子知道,不管你的情绪如何,不管你怎样,都是你;接受自己不同的状态,完完全全的接受和爱自己;然后努力去用真实的想法,做一个拥有爱、和平和喜悦的幸福的孩子,做一个善良的感恩的孩子。如此,就好。
最后,一句话,送给所有的人。
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
ps: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美好的人,你遇到的都会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