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 外二篇——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人不可能没有闲思杂虑的时候,我们没法祛除,只能让它归入正规。
“静”不是让你一动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就是对一个人喜怒哀乐情感及思想未发作时的一种警觉,有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我们为何有区分动和静?
闲时杂念,到底是从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病根上滋生的,自己寻求本源定会发现。
你如果对色、财、名、利的想法,像不做贼的心一样都铲除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体,还哪里有闲思杂虑?这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自然可以“发而终结”,自然可以“物来顺应”。
人必须要为自己着想的心,方才能克除想念私欲的心,方能克己。能够克除想念私欲的心,才能成就自己。
所谓的真正的心,是那能使你视、听、言、动的“性”,有了这个“性”,才有了生生不息之理,也就是仁。性的生生之理,显现在眼时便能看,耳时能便能听,显现在口时便能说,显现在四肢便能动,这些都是天理在起作用,因为天理主宰做的人的身体,所以又叫心。这心的本体本来就是一个天理,原本无非礼存在。这就是你真实的自我。
只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才能实现耳目口鼻和四肢的功能,这才真正是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鼻和四肢,这必须是你的心在起作用。
此刻我感悟到“随心所欲”在今天以前,我所理解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往往是忘了在良知的指导下这个前题,也就是负责任和放纵之间的那个界,那么我现在发现:大部分的时候我理解“随心所欲”,其实在那个当下就“随欲忘心”。
静与定,定不是心是意,心是活泼泼的。如果你真看淡名利,如果你真看透生死,你就不可能在平时胡思乱想了。
回顾平常自己受一些闲思杂虑所困惑,其实都是私欲——名利。王阳明心学传授给我们铲除私欲的指导思想,也是让我们做“真我”的大方针。用良知的心之本体去主宰你该看什么,该听什么,该言什么,该做什么,方能真正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