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艺术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清醒思考的艺术》,来自于作家罗尔夫.多贝里,他创立了全球杰出人才社群机构,长期担任著名报刊专栏作者,撰写认知偏误的相关文章,帮助人们避开思考错误的问题。

今天我们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客观评价自我、正确看待他人和理性认识世界。

一、客观评价自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自利偏误和自我选择偏误。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这件事情我没做成功是因为我运气不好。”其实这个世界没有谁的运气天生就好,我一直相信一句话“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很多时候我们把某些的失败归因于运气,而把某些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这就是典型的自利偏误。其实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放下兴奋或低落,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其必然性。

关于自我选择偏误,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例子。比如去香港澳门旅行,过关排队的时候,总是觉得旁边的队伍前进比较快,而自己所在的队伍比较慢,就会发出感叹“怎么每次我排的队都这么慢”,这就是自我选择偏误,其实无论你是否选择这个队,它的前进速度都是不会变的。

二、正确看待他人。

包括两个方面:讨喜偏误和互惠偏误。你是否有这种感觉,如果是你喜欢的明星代言的产品,你就会觉得这产品不错,购买欲顿时增强。这就是讨喜偏误,商家经常利用这种手段进行商品的宣传。但是如果你理性看待这个产品,仔细想一下,如果这个商品是我不喜欢的明星代言的话,我还会买吗?抛开这些光环,我们要从这个产品的实际质量出发去考虑是否值得购买。

另外,我们都有一种体验,如果去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一些免费试吃或试用的专柜,都会忍不住想试一下,试完以后,面对热情的导购,这时候不买又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就算打心里不是真正喜欢这个商品,都会买下,这就是互惠偏误。据调查,凡是开设了免费试吃专柜的食品,其销量都会大幅增加,商家正是利用了顾客的这种互惠心理而制订的销售策略。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就是这个道理。

三、理性认识世界

包括两方面内容:现成偏误和归因偏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从来不锻炼身体,但是我也不怎么生病。”或是“我天天熬夜,精神还不错”,说这种话的人,想用过去的例子证明某件事情,结果却掉入了现成偏误的陷阱,这种思维偏差,会让我们的双眼被面前的浮云蒙蔽,无法看到食物的本来面目。其实很多疾病都是日积月累的,今天没发生,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我们应该遵循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心存侥幸日复一日消耗自己的身体。

关于归因偏误,我小时候就遇到过一件糗事。那时候我才10岁左右,有一天我堂姐过来我家,她从小就比较胖。那天我们聊她她胖的原因,她就说了一句:“因为我做饭从来不淘米,所以这么胖。”当时我把这句话默默记下了,心想这下我可以变肥了,于是当天晚上我做饭的时候就不淘米,把米放电饭煲以后,直接加水就开始煮饭了。结果可想而知,煮出来的米饭黄黄的,我妈问我原因,我就把堂姐的话说了。全家哈哈大笑,说我太傻。其实堂姐胖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可能是她每天都吃很多,很贪吃。这就是归因偏误,这两件事情存在相互关系,并不等于有因果关系,我们应该透过现象去分析各种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从中找到真正的因果关系,以此来获得有效的行动目标。

总结一下,今天分享了三个角度看待理性思考,分别是客观评价自我、正确看待他人和理性认识世界,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