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法则(六):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
基于这一法则,如果你想帮助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像通过恰当的引导让他看到并体验一个全新的视角。
当他体验到新视角下的新视界时,他的“视界-世界”就永远地改变了。
他会突然发现,原来竟然还有这样的视角!
同时他也会明白,原来,他之前的视角只是众多的视角之一。
当他能够同时去观照这两个不同的视角时,一个超越的视角就产生了。
这时,我们完全可以说,他的生命已经获得了“新生”。
因为,在视角学的视角下,一切皆是视角。生命同样是视角,新视角的诞生,特别是超越了原有视角的新视角的诞生,意味着生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这怎么能说不是生命的新生呢?
这也是视角学特别倡导和重视的——不断地发现、应用和传播新的带有超越性的视角,这应该成为所有视角学学习者经常自觉使用的视角。
为什么新视角的发现、应用和传播那么重要?以下以新视角的传播为例进行说明。
一个你所惯常使用的视角,其所呈现的看起来非常显而易见、理所当然的事实,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未必能够看到你眼中的事实。
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视角,所以才会觉得显而易见,理所当然。
但是,对于一个从未使用过这样的视角的人来说,你看到的事实,在他的眼中却从来都未曾存在。
比如,在与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我经常会引导他们去观照声音的特性“当下生起,当下消失”。
声音本来不就是这样吗?
可是当我问这些朋友,之前是否进行过这样的观照时,大多数的回答是没有。
他们好像是第一次发现了声音的这个“秘密”——当下生起,当下消失。
然后我会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化视角——去观照声音更深的特性——现象有,本体空。
他们就会感到非常惊奇,哇,真的是这样啊,现象有,本体空!
为什么如此“显而易见”的“事实”,如果缺乏特定的引导,就无法看见这个事实呢?
这就是视角法则(6)所说的: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
视角决定视界,意味着,你的视角已经决定了你能够看到的视界。
不同的视角,才能看到不同的视界。
虽然从一出生到现在,每个人每天都在听无数的声音,但如果你一直保持着同一个视角,那么声音对你来说就永远是同一种样子。哪怕声音的内容千差万别。
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则意味着,如果你不去关注你的视角,那么你的目光将始终被“视界”所吸引,这时,你是意识不到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视角的。当意识不到采用了何种视角时,其实正说明你只是在习惯性地使用着一种惯性视角,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惯性视角,而从来没有使用一种全新的视角。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自发”甚至“自觉”地发现全新视角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因为,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使用某一种“视角”,更不知道还有其他视角。
这才是真正的“无明”。
视角的超越性,使得对视角的自觉不会“天然地产生”。只有在因缘的促动下才会产生。一种是自我反省,一种是从外界学习。
自我反省,包括对事的反省,对他人的反省,以及对自己的反省。
儒家就特别注重反省,佛家的忏悔也相当于反省。红色文化中的自我批评,也属于反省。
而反省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视角的反省,假如缺失了这一点,那么反省的深度就远远不够。
另一种方式是从外界学习,可以是从读书中学习,从社会实践中学习,也可以从交流中学习。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新的视角,假如只是平面化的学习,而没有从视角的角度进行纵深方向的学习,那么这种学习也是远远不够的。
而当你有了视角学的眼光,就会自动、自发、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视角。这时不管是自我反省,还是向外界学习,都会事半功倍。
当你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使用的视角,同时你也可以知道他所使用的视角所处的领域、宽度、深度和维度。
这样的话,对方的观点以及视角就会在你的视角下呈现得清清楚楚。
当你保持广阔的视角和清晰的敏感度时,不仅对方直接表述的内容会透露其视角,而且其间接表述的内容,比如态度、情绪、表情、语气、性格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特征等都可以为你提供丰富的信息,从而构建出其丰富立体的视角体系。
当你在总体上对对方有了一种比较全面的把握时,你就会清晰地知道,是否有继续沟通的必要,以及该如何与对方沟通等等。
大部分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具备这些观察和感受的能力,但通常都是不自觉地运用,更没有自觉地从视角的角度进行考察。
而自觉地运用视角观察法,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沟通效率。
而如果你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时,更需要学会灵活地运用视角学的方法,在清晰地看清对方的视角的同时,还要找到对方容易理解和体验的新视角,这样对方就会在你的引导下,一步步打开新视角,看到新视界,获得新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引导的内容不能跨越过多的宽度、深度和维度。你可以引导他在其原有视角的基础上延展出新的视角,或是稍稍提升一下视角的高度或深度。而所有这些都取决于你对对方目前视角系统的总体性把握,并在交流时随时根据信息进行更新。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对机说法”,一个人的视角目前所达到的高度、深度、维度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材”和“机”。
对一个人的视角的考察就像中医里面的“把脉”,只有把准了脉,才能对症施治。
有的时候,一个全新的视角将为对方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甚至从此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和命运。
佛经中说,佛陀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从视角学的观点来说,所谓的“佛知见”就是“佛的视角”,而“佛”是生命觉醒之意。所以佛的视角就是生命觉醒的视角,也可称为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
佛陀辛勤说法四十九年,却又说自己一无所说。佛陀之所以这样说,其实就是为了表明,他希望人们能够打开生命觉醒的视角,安住生命觉醒的视角,妙用生命觉醒的视角,而不要执著于佛陀所列举的生命觉醒的视角所见到的具体的“视界-世界”。视角本身才是重点。
为什么视角难以表述呢?
正是因为,视角本自超越视界!特别是究竟超越的视角,离言离相,非语言所及。
但我们只要掌握了视角学的方法,就不会再将重点放在佛陀在经中所开示的具体的“视界-世界”,而是通过其开示的“视界”去体会和领悟佛陀所采用的视角。而且不管佛陀开示的具体内容如何千变万化,佛陀所采用的最根本的那个视角是不变的。
所以,每一部经都在启发着我们去参悟佛陀的视角。当你发现不同的经典中观点相互矛盾时,正好说明了我们所看到的视角还不够高,还需要继续突破。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佛经中佛陀的所有开示都是圆融的,包括那些看似矛盾的说法也依然是圆融的,那么就可以说明至少你已经接近了佛的视角。
而最究竟的视角,是已经究竟超越了的视角,没有任何的局限,同时具有无限的灵活性,甚至已经不适合再用“视角”一词来表达。
此视角者,即非视角,是名视角。
当你的生命与此视角完全融合为一,无二无别的时候,生命就获得了究竟的自由。
愿此究竟超越的无上视角,如莲花般绽放在每一个读到此文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