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老了,我的舌乳头和味蕾的味觉神经末梢就会萎缩、衰退,味觉自然会逐渐减退,我的牙齿咀嚼食物功能大幅下降,我将无法品尝人间的美味。
如果我老了,我的肢体活动空间将大幅受限,我无法尽情地奔跑在绿茵丛生的操场,无法参加我喜爱的中长距离的骑行活动,驰骋在麻大湖湿地公园内部的轨道上,任凭风在耳边或吹过或喃喃细语着。
如果我老了,我短时记忆储存功能大幅下降,我将无法记住中午吃了什么或者你刚刚给我说的话。也许,更为严重的是,我可能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不再认识你是谁,连回家的路都忘记了。
……
如果我老了,我不希望脑海中都是我老了的落寞和孤寂,因为我希望,岁月可以让我老去,而我依然可以让自己内心丰盈而满足,用我一生积累的经验教训和知识去发挥我力所能及的光和热。
01 交朋友,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当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失去的时候,我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比如读书、瑜伽、骑行、拳击、心理健康等等,做可以给自己带来充实和满足的事情。
自我成长方面,我计划长期参加读书会。我们周边已经有了几个读书会,有的是持证老师组织,有的是志愿者自行组织,有的收费,有的不收费。一般而言,持证老师收取一定费用的读书会,更为长久一些,那些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开始的时候很好,慢慢地便解散了。所以,我会选择参加举办比较好的读书会,并积极担当一些角色,共创读书会。
健身修心方面,我计划长期修习瑜伽和骑行,这对于喜欢动也喜欢静的双重性格的我而言较为匹配。我有一帮骑友,可以与他们每周进行一次中短距离的骑行(全程30-100公里),开开心心骑行,随意畅谈,观赏骑行途中的风景,这是一件我体验且一直以为很美好的事情。日常,每周三五次到专业瑜伽馆修习瑜伽。如此,可以保持身心健康。
持续服务于人们心理健康的建设工作。作为一名持证心理咨询师,我是很惭愧的,因为我认为我心理能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我有热心和善心,这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我一直不够自信,我以为自己能力不足,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会导致伤己不利人。所以,我一直停留在自我心理建设方面,偶尔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于需要的群体。心理建设方面的工作,我会尽己所能,持续到生命的终结。
我对自己计划做的事情,做一个长期和短期的规划。长期规划有利于个人成长,短期规划包括每一周和每一天,尽量做得细致一些,有利于落地实施。比如,周计划中,把每一天,从早到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并进行重要性区分,有取有舍去做。确保自己内心充盈而富足,让自己不成为孩子和社会的负担,更不会成为一个怨妇。而是,我永远可以自我燃烧。
02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的建设中,弥补曾经因为时间紧迫而没有好好做的事情
如果我老了,我不希望因为身体的衰老,而倚老卖老地祈求怜悯,希望有人可以照顾我。只要我力所能及的一切,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买菜做饭,带着晚辈们玩耍,讲故事,陪伴晚辈读书、游戏等等,一切我能做的,我必全力以赴亲力亲为。
学做美食,弥补遗憾。“人生美食不可辜负 ”,而我,感觉自己辜负了很多美食,自己也不会做美食,这一直是我的一个很大遗憾——不是会做美食的好妈妈。现在因为工作问题,依然无法学做美食,所以,我便不强我所难。我计划退休以后,开始学习做几种美食,自己亲自去市场采买食材,亲自尝试学习,用我亲手做的饭菜去善待自己和家人。
我不再会因为走更远的路买菜,而牢骚菜市场更远。相反,我愿意利用更多的时间,慢慢地行走在大路上、集市上,看看曾经年轻,我没有关注的一切。
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年轻的时候,虽然,我也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重要景点。然而,不是学生时代的囊中羞涩,就是带着孩子跟着旅游团,并且旅游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未能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正美的内涵。我从先开始读游记、历史,在对各个地区的景点有一定了解基础上,再次重游,体会心无挂碍(不是请假旅游)的旅游感受。
我边旅游边写作,把图文发布在简书,好不好?期待简书基业长青,百年千年长存,陪我慢慢变老,快乐变老。
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去做,边想边实施吧……
03 我从自然来,再安静地回归自然的怀抱
在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并未征得孩子的同意,便把她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孩子也在懵懵中,睁开眼睛,开始与这个社会的相处。我从自然来,孩子也是从自然来,我们都是自然的儿女,不属于个人,所以,我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属于自然界的独立个体。
“养儿为防老”,这是流传了好久好久,很多人以为是至理名言,而我并不以为然,甚至有点不喜欢这句带有道德绑架的话。
全心全意付出爱,才能感受到爱的回馈。我以为,孩子是上天馈赠我的天使宝贝,她给我带来的力量和快乐远远超过我对她付出的。比如,我陪伴她教育她,让她健康快乐地长大,而我也在付出爱和陪伴中,让自己内心充盈和成长起来了。没有孩子的陪伴,我的热情我的爱,又要飞到哪里去呢?孩子是我付出爱的载体,爱又让孩子回馈我很多力量和幸福。
抚养孩子成长,这是我的责任义务,无需孩子回报。孩子长大以后,我关注着孩子成长,继续与孩子友好和谐相处,享受着彼此关爱存在带来的快乐,是一份一起行走的陪伴和关注,无其他欲望,更不愿意道德绑架孩子,让孩子徒增很多负担。
我一直以为,养老是我自己的事情,或许也有社会性,与我的孩子并无太大的关系。但是,我的孩子,可以为我的养老生活增加一些色彩。是锦上添花,不是必要和必须。
所以,孩子,从来不欠父母的,我从来没有改变这种看法。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如果我老了,我唯一希望孩子能为我做的,那便是,希望孩子记得我喜欢安静地回归自然,我喜欢山川大海。所以,假如我重病了,个人生活陷入不堪的时候,我希望给我一次尊严且安静的离开这个世界的机会和体面,让我带着微笑离开这个世界,回归更加广袤的自然界中(这不是悲,是喜)。然后,希望她可以把我的骨灰洒向大海,让我随着大海奔腾不息,在地球上再进行一次一生一世永久的旅游。
老就老了,我从自然来,再回归自然的怀抱,无忧无喜,不过来了又走了。
祝大家老来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