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最近掀起了一股热潮,家家户户,无论男女老少,大部分还干得动的村民们都跑山里面采摘连翘和连翘叶。
这两样东西都是宝物啊,能够换钱的,虽然上山又累又饿,路还不好走,前几天,隔壁村有人意外跌落山崖身亡的,但是在家里坐着没钱花,农民总是闲不住,赚一点儿是一点儿。
妈妈每天凌晨四点半出发,中午12点左右回来,她没有车,是步行去的,有时候扛着连翘叶回家,有时候把连翘叶放在同行的乡亲的人力车上,推着回家。
说是整连翘叶和连翘,基本上只有连翘叶,因为连翘不好找,而且早被眼尖手快的人整完了。物以稀为贵,连翘一斤可以卖到30元左右,连翘叶晒干之后,一斤只有4元钱,要知道,连翘叶份量特别轻,根本称不住。所以在院子里挑拣连翘的时候,特别开心,尽管连翘少,但有总比没有好,我们管它叫“金豆豆”。
忽然想起来10岁左右的时候,我和阿柳,阿雨,阿敏等人一起上山捋连翘的日子了,那是我快乐童年的一部分。当时连翘叶晒干之后才1元一斤,而且纯要叶子,一丝一毫的杆都不能带。连翘才5、6元一斤。
和现在根本不能比。
但我们小孩子还是乐在其中。
因为暑假日子长,去山上搞点东西卖点钱,换点零食吃,何乐而不为呢?毕竟,谁不喜欢凭借自己劳动换来金钱呢?
我们的确是不怎么赚钱的,记得有一次我带阿芳去了两次山上,最后她才卖了两块五,她爷爷一顿说,大概意思是说钱太少,不如不去。
现在想来是有道理的,但是那会子谁管呢?反正我们的时间不值钱,我们有的是时间。
那时候我们大概是早晨六七点出发,我跟着阿柳和阿雨,她们靠谱些,我自己是找不着地方的,也不敢去。当时就拿了一个化肥袋子,外加一个小塑料袋。化肥袋子是用来装连翘叶的,小塑料袋当然是用来装连翘的。
现在想来,我们那时候可真认真,真实在。
我们将连翘叶和连翘分开采摘,本来就难以找到连翘树的踪迹,还计划了精细的采摘步骤,等着遇见了,如果都是叶子,就用手捋掉叶子装化肥袋子里,如果有叶子,也有连翘,就先捡连翘采摘,再捋连翘叶子。这样真是蜗牛速度,慢到家了。
我们一般去的山头都比较近,我们村有个别称,叫坡底,所以我们家后面都是坡。我们几个伙伴就爬到后坡上,走到坡顶,然后去背面的山上采摘,或者走得更远些,但其实都不远,我们保准走错地了,因为没有大人带着我们,所以大家总是搞不到多少连翘。不过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当然全都是叶子了。
那年头,大人们搞这个副业的还比较少,可能是确实不值钱吧。记得有一次,我被洋辣子“辣”了,是一种钻入骨髓的痛,但是也没啥解药,只能等时间慢慢流逝,才可缓解。不过那时候甚是坚强,活得像太阳,什么都打不倒我。
有一次,我差点就要魂断南坡了,我们误打误撞溜到了半山腰,山坡很陡,上不了,也下不去,花木扶疏,完全找不到路。仔细研究之后,发现下去比上去要强那么一点点,于是,我们就睁大眼睛,拿脚踩踩前路,探探虚实,因为我年纪更小的时候,曾经因为踩空而跌落过数米深的刺窝里,身上有数条划痕。
当时真是小心翼翼,胆战心惊,还在心里骂自己为什么要去那个鬼地方。多说无益,还是硬着头皮往下走,结果又遇到了一个险境,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的情景。真的是一点路都没有,山也是80多度的陡坡,而且两边没有什么大树,都是一些弱不禁风,没有什么根基的小草,手一抓草就被轻易拔掉。
这时候开始后悔最初为什么不上去,而是下来了,现在想上也上不去了。于是我又咬着牙,手死死地扣住石头,屁股坐在岩石上,一下子溜下去。当时个子小,虽然到下一个落脚点只有1米左右的高度,但是还是挺危险的,现在想来真是命大。等到大家都全部到了山脚,才发现完全是我们陌生的环境,根本不知道是哪。摆在我们面前有好几条路,我年纪小的时候,胆子特别大,我随便指了一条,说就这吧,跟我走,一定能回家。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可能心里觉得家乡不大,好拿捏吧,而且走错了,只要大家都在一处,总会有办法的。后来终于走到了大路上,看到了熟悉的村庄,我却饿得前胸贴后背,一点儿道都走不动,到家都下午1点多了。最后也不知道卖了几块钱,反正记忆挺深刻。
那时候,不仅上山捋连翘,我还拔车前草,方言俗称猪耳朵叶,还有扁扁草,蒲公英草,孩儿花叶(音同),都特别便宜,最便宜的1斤一角钱。
我还拿锄头挖过地榆,结果没有力气,挖也挖不动,好不容易顶着大太阳挖了几个之后,还被告知不收购这个。
后来,我们还捡知了,方言称wu ying que,每天去固定的场所,一般是低矮的草上,或是杨树林里,每次去都要拎一个塑料袋,拿一个长棍子,回家之后把所有的知了倒在地上,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然后第二天继续。一个夏天,我大概攒了半斤,最后卖了20元。别提多高兴了。
现在我有工资了,再也不会为了几块钱去山上搞药,也因为我没有健康的体魄,但是我依然怀念当初的那份快乐,珍藏着之前美好的童年记忆。
我们1999年,2000年的孩子大概是最后一波上山采药的孩子,后来再也没有了。
后来,我们这里的孩子们,他们不再去山上亲近自然,从事劳动,因为经济的发展,他们不需要做这些吧,他们大都在上补课班,这就少了一种对生活的体验,好还是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