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帝李煜最知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宋:李煜、苏轼、李清照
南宋:辛弃疾、陆游、文天祥
希望能通过这6个人,了解宋词。
李煜(937-978)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徐州),生于江宁府(今南京),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宋词从李煜讲起。李煜,南唐后主,极富艺术天赋,在中国皇帝身份中,艺术成就可以排进前三名。除他之外,还有宋徽宗赵佶,唐明皇李隆基。李煜生不逢时,其父李璟死于大宋建隆二年,就是入宋的第二年。李煜即位时,南唐已经是个烂摊子,他只好写了《即位上宋太祖表》,表示自己没有做一国之君的愿望,也没这个能力,但祖业留下这个摊子给他,他只能从命。但是他愿意自己去掉君主的称号,不谋求名分,遵守臣子的礼节,尊大宋为天朝。派特使冯延鲁,就是我们说的花间派词作者,非常有名的词人冯延巳的弟弟,冯延鲁把表呈送给宋朝,以期用岁贡保平安。李煜话语诚恳,感到了当时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回赐了诏书,还派了特使前往南唐吊唁李璟,恭贺李煜袭位。后来南唐如期向宋纳贡,战战兢兢过了十多年委屈的日子。
花间派:产生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派流派之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词作内容多位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
李煜一生两位皇后,是亲姐妹,史称大、小周后,大周后不到30死去,小周后陪李煜终老。
菩萨蛮 南唐·李煜(据说这首词就是为小周后写的,当时两人关系暧昧)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chan)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善诗文、工书画,尤其喜欢作词。李煜的词前期为花间派,以归宋为界,后期有成就。
《虞美人》可以进入前十名。词到了晚宋以后有一次大的飞跃,不再考虑词为唱而写,所以晚期的词作不如早期的词朗朗上口,晚宋人认为不为唱而写的词才是诗意的表达。也正是晚宋人这一追求,让词慢慢追上了唐诗,成为中华文学的双壁。
词牌的来历: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所以叫词牌也叫词典,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词牌在中国文学形式上很早就有雏形。大概在南北朝时期,它与胡乐一起出现在民间里巷。
胡乐:古代称西北方及北方民族和西域各地的音乐。
词与诗不同,词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不停地转韵,比如这首《虞美人》。
仄是诗词规律的一个术语
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现代汉语中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是一韵到底,但歌行体《长恨歌》《琵琶行》的诗是可以转韵的。
李煜就是这首《虞美人》引来了杀身之祸。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月初七,李煜过了42岁生日,此时李煜在宋庭已经软禁了3年,日夕以泪洗面,写下这首词,深深刺伤了宋太宗,认为李煜复国之心不死,太祖那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又在耳边响起,于是宋太宗令人用牵机毒鸩杀了李煜。
牵机毒:就是中药马钱子。过食会引起全身抽搐,呈牵机状,头脚牵在一起。
鹤顶红,断肠草
李煜被宋囚北方开封时写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