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的边界
前面的课里,我们已经介绍过边界这个概念。如果把自我比喻成一个个紧挨着的细胞,而把情感比喻成不同细胞之间流动交互的物质,边界就很像细胞膜。既能把两个细胞区分开,又能支持彼此之间的物质传递。
跟夫妻之间一样,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应该有合适的边界。所谓合适的边界,就是父母和孩子能够看见彼此的情感,但又不过分敏感;能够共享生活,又有各自独立的空间;对孩子有规矩和教养,又有包容和爱。并且,随着孩子的长大,各自独立的空间越来越大,而共享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那么,什么是不合适的边界呢?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边界过于清晰。就像细胞膜变成了铁板一块,完全没有物质交互的孔,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边界也变成了密不透风的墙。这时候,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会变得生疏而冷漠。
另一种呢,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边界过于模糊,他们就没法清晰的区分你我。他们就会对互相的情感表达过于敏感,很容易在两个人之间产生又爱又恨、靠不近又离不开的关系状态,这就是关系的纠缠。在这样的关系中,父母和孩子很容易变成“冤家”。
这一讲,我们就来说纠缠关系的其中一种情况:因为孩子没有和父母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所造成的关系的纠缠。
依恋与纠缠
没有稳定的依恋关系,为什么会变成关系的纠缠呢?让我先从依恋讲起。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在妈妈怀里睡觉的场景?两个人呼吸连着呼吸,心跳连着心跳,就好像两人变成了不可分离的一个人。孩子看妈妈,妈妈回看他,孩子冲妈妈笑,妈妈也冲孩子笑。这种亲密互动中构建的最深的情感联系,就是依恋。也许你会想,是不是这种紧密的依恋关系,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边界不清晰,造成了关系的纠缠呢?并不是。安全的依恋首先给了孩子必要的情感支持,让他们能够去发展他们自己,从而避免关系的纠缠。
只有当安全的依恋关系被破坏时,孩子反而容易和父母纠缠在一起。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如果父母给我们的爱足够稳定,我们会慢慢获得一种“父母都在我们身边支持我们”的信念,这种信念会代替真实的父母,变成了我们安全感的来源。有了这种安全感,随着孩子长大,只需要把父母放在心里就可以。他们就可以带着这种安全感去探索世界、发展自己,他们和父母之间合适的边界也就慢慢形成了。
可是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这种稳定的依恋关系没有形成,或者被破坏了,现实的父母没有来得及内化成内心安全的父母,那么这些孩子就总是担心父母会离开,他们会对父母的情感反应异常敏感,随时担心父母离开。任何父母离开一点的举动,都会被他们解读成抛弃,并引来巨大的愤怒和反抗,进而变成了关系的纠缠。
让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我曾见过一对母子。孩子才6岁,不肯去幼儿园。妈妈要求他做一些事,他就会故意反着来。有时候妈妈实在气不过了,就会打他。这个孩子很执拗,妈妈一打他,他就用眼睛瞪妈妈,有时候甚至会说:“你打死我算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这让妈妈痛苦不堪。也许你会想,这对母子看起来并不亲密啊,他们也属于关系的纠缠吗?其实,这是很典型的纠缠关系。
要知道,纠缠的本质,不是妈妈快乐我就快乐,妈妈悲伤我就悲伤,它的本质是敏感。这个孩子对妈妈的反应是很敏感的,只不过他的敏感是往一种相反的方向。他似乎已经训练成了一种自动反应:只要妈妈要求的,我都要反对。这样,他就失去了自己的情感,而变成了对妈妈情感自动反应的机器。这是边界模糊的典型表现。
那么,这对母子为什么会发展出这种纠缠的关系呢?原来,妈妈和爸爸各自在经营一家公司,工作很忙。妈妈经常出差,就把孩子放到了另一个城市的奶奶家,一个月回去看一两次。最开始妈妈回去看孩子,孩子还很开心。后来,孩子越来越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有一天早上,她趁孩子还在睡觉,想早点离开去工作,却发现孩子已经醒了。
孩子没有说话,只是一边流泪,一边瞪着她,一副愤怒悲伤的样子。妈妈很心疼,赶紧去抱他,孩子却把头扭到了一边去。后来,这个妈妈觉得这样不行,就把孩子接回了自己家。可是孩子却不肯去上学,不肯听话。在工作室里回忆起这一段,妈妈哭着对孩子说:“对不起,以前是妈妈的错,妈妈以后好好陪你好不好?”看到妈妈流泪,孩子也跟着流泪,但他却说:“你骗人,我才不会相信你。你总是骗我。你说要陪我,说出差的时候会带着我,可你一次都没有带过我!”
原来,妈妈答应孩子但是没做到的事,孩子都是记得的。妈妈抱着孩子,不断想吻他,想安慰他。孩子紧紧地搂着妈妈,把自己挂在妈妈的脖子上,却又用脚不断踢她。孩子搂住妈妈,代表了对亲近妈妈的渴望,他用脚踢妈妈,则表达了对妈妈的怨恨和愤怒。两个人就以一种奇怪的方式纠缠在了一起。
对于这些依恋受损的孩子,一方面,他们需要和父母在一起,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不停地抗议、责怪父母,为什么要离开自己。因为害怕父母离开,他们对父母的情感变得非常敏感, 又对父母有非常强烈的期待和控制,这就变成了纠缠的关系。
纠缠关系的三个特征
这种纠缠关系,常常有三个特征:
第一、首先,是关系的双方对彼此都极度敏感。
父母有什么表情,孩子都会觉察到,并因此作出很强烈的情感反应。这种敏感是因为孩子从小对父母缺少安全感,把父母盯得很紧,训练出来的。而这种敏感的反应,也让父母因为担心影响孩子,没有办法正常表达他们的情感。这就变成了亲子关系的束缚。
第二、其次,这些孩子对父母总是有很多的期待和要求。
他们粘着父母,并不只是希望在物理上接近,而是在心理上希望你跟我是同一个人,你要理解我的感受,也想我所想。如果你不如我所想,那就是有问题,就是你想抛弃我。事实上我们知道,没有人能完全做到跟另一个人一样,哪怕是孩子和父母。这种差异常常引来孩子激烈的反抗,变成关系的纠缠。
第三,孩子的这种期待和要求,让他们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到了和父母的关系上。
他们很难放下他们的怨和期待,也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生活当作了一个表达关系的工具。就像一些孩子说的:“我就是要过得不好,让妈妈心疼,来报复她!”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就很难有空余的精力和兴趣去发展他们自己,他们变成了纠缠关系的牺牲品。他们对外人宽容,对家人却异常苛刻。这种苛刻背后,他们努力地希望家人看到,自己受到了伤害。
当然,依恋受损造成的纠缠中,孩子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有些孩子会激烈地反抗父母,而有些孩子会表现得特别讨好听话,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怨恨。有时候,要到青春期,他们才会把这种愤怒表现出来。他们会怪父母不够体贴,没有照顾好自己,并不了解自己。到了该离家的时候,也有人不愿意离家,以此作为向父母寻仇的方法。当这些孩子成年以后,这种纠缠也很容易变成他们亲密关系中的模式。他们也会对伴侣的反应变得分外敏感,随时担心伴侣离开,并因此与伴侣陷入关系的纠缠。这背后,同样是对对方可能离开的焦虑。
破除纠缠的两个思路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破除这种关系的纠缠呢?
第一个建议,是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依恋受损导致纠缠的本质,是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所以从长期而言,任何能增强这种信任的方式,都有它的用处。有时候,父母和孩子因为陷入了对抗的模式,很难用语言沟通,我会建议他们玩一些需要相互配合的、非对抗性的游戏。比如,让孩子挺直身体往后倒,让父母在背后接住他们。或者让孩子带上眼罩,扮演盲人,让父母扮演不说话的哑巴,让父母带着孩子走一段崎岖的路。用这个过程,来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第二个建议,是让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反应脱敏。
有时候,孩子对父母的敏感,会把父母和孩子紧紧地绑在一起。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让他们做一个游戏:父母一天中装出三次生气、悲伤或者沮丧的表情,到晚上游戏结束后,让孩子猜父母的哪三次不愉快是装的,哪些是真的,而父母不用给出答案。
如果孩子有兴趣玩这个游戏,他们就会渐渐习惯一些原来害怕的、父母的消极情绪其实是装出来的,对父母的表情不那么敏感。有时候,孩子玩了一两天,不想玩这个游戏了,觉得这个游戏很无聊,那他们自然也就不太想去观察父母的表情,这同样能够达到脱敏的目的。
顺便说一句,这两种思路,其实对成年人的关系纠缠也适用。只不过成年人的心智更成熟,在具体操作上有些修改。
划重点
1、 与父母的依恋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依恋受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双方陷入纠缠的关系。
2、 依恋受损导致的纠缠有三个特征:(1)关系双方对彼此的情绪非常敏感;(2)孩子对父母有过多的期待和要求;(3)这种期待和要求束缚了孩子的发展。
3 破除这种纠缠有两个思路:增加信任和情感脱敏。
课后作业
给你留一个思考题:你有没有陷入过这种纠缠的关系,又是如何走出来的?欢迎留言和我交流。
和我女儿有过这种纠缠。我和孩子爸爸在她8岁时离婚的,爸爸背着我对她说,妈妈不要我们了,也不要你了——这句话孩子记得可牢了。孩子心里是清楚,我和她爸爸之间,我不管在她的学业上和经济支持上都是强一万倍,这些都只能依赖我。但爸爸的这句话,让有了担心,担心我真得像爸爸说的不要她了,所以她既依赖我又对我有恨意和抱怨,她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中和我相处的,但是我并不知道爸爸背着我和孩子这样说。在孩子18岁时,她参加了一个工作坊,里面有个环节是关于父母的游戏,她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哭了,导师问她原因,她就说了她既恨我抛弃她又必须要依赖我提供的经济与学业上的帮助,很痛苦。导师说,妈妈知道吗?妈妈不要你了这句话你要不要问问妈妈呢?会不会是爸爸的气话呢?于是就让她打电话给我,我根本不知道这句话的由来,我听到她说出她的心结后我哭了,我感到很委屈……这时,女儿才知道她错怪我了,也印证了老师的瞎想,一切都是无中生有,妈妈是那么的爱她。事后,孩子慢慢地放下这种假想,我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给她这种瞎想的空间。在之后的这10来年,不管她遇到任何事情,有因难时,都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她,让她知道我是她的坚强后盾。最近这1年多以来,我感受到她已经非常有安全感、有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