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多人不太可能提起笔来就写(或是打开电脑就能输出大堆文字)。渐渐的,有些人意识到,如果在写作前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有“仪式感”的事情,会让写作更顺利进行。这种仪式千奇百怪,正常的比如泡一杯茶,和宠物玩一会等,不寻常的有闻一闻烂苹果……
我曾经也是需要这种“仪式感”的一员,我通常会举一举哑铃,或是以其他方式运动肩颈(但不能让自己身体太累),因为一旦进入写作状态,我会很快进入心流,不能关注到身体逐渐向屏幕趋近,而事后这一定会让我肩颈酸疼。所以提前放松和唤醒肩颈有利于我在电脑前更持久地坐着。另一层原因,运动同样不是件容易的事,也需要一点“强迫自己”的毅力,这和写作的初始心理大致相似,在写作前运动,就等于先一步逼自己使用毅力,当需要进行写作时,心理已调整就绪,所以不会有很大的阻碍开始写作。
这方法很管用,我使用了很久,但现在我已弃用。因为每天的写作任务不同,有时多有时少,所需的体力和毅力也不同,所以写作前的运动量也需随之调整,而我却控制不好量(背后原因一言难尽,暂且不说)。现在的我认为,最好的写作前仪式就是没有仪式,但要规定自己在固定时间写作,并设定死线(deadline)。
在固定时间写作,即不需要在何时写作这件事上花费精力,只要时间一到就开始写作。初期一定会有不习惯,但只需几天,适应了这种节奏(而且这节奏的起点还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后,我发现身体和心理都会逐渐顺应节奏,几乎没有阻碍了,这似乎和被迫在固定时间段去上班很相像,但如果写作不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那也没有必要挖空心思去写了,写作背后的动机毕竟和上班不同。
死线也很重要,因为即使能够在固定时间写作,但主题和难度不同,每日的输出仍会有差异。所以要灵活地设定死线,规避为写作预留的精力之外的消耗。可以在某段时期设定时间上的死线,到点后就不再写,或是设定数量上的死线,到达一定字数后就不再写,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写作需求灵活调整。这是比较容易坚持写作的方法。
然而,千人千面,对我来说有效的方法,对他人来说可能未必是好方法,但将自己的感悟一一梳理后分享出来,就已经完成了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如果还能对各位读者有一些启发,那就是额外的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