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教学,对备课这件事儿的认知,一直在不断更新迭代中,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课型的设计,自己的做法从模仿到自创,再到回归最本质的思考,主观驱动也从恐惧到自视甚高,再回归到理性思考,当然思考和实践还在继续,写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前辈指点、为后辈铺路,这算是自己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了吧------把成功的、失败的经验写给别人,影响、改变更多的人。
这次总结是因为整个假期对于备课的认知正在发生一次质变,那是突破瓶颈之后的畅快感受,但也意味着一切才刚刚开始!持续的思考和试错直至找到正确的方式,在我看来是必须要经历的,这个过程付出的代价对于未来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就像初中三年的教学,这是我人生的必经阶段,整个过程经过大量想法的实践,为自己以后的教学至少提供了一个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东西:认知。落实到思维层面就是关于教学的一系列方法论,有备课的,有教学的,有作业处理的,等等!本文只谈关于自己备课的认知,关于其他的以后再谈,为何只谈备课?因为对于即将进行高中教学的我来说,在假期唯一能将思考进行实践的只能是备课啦,虽然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却在内心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曲折!
备课若是只有教材,那在教学素材整合和应试题型准备上,就会比较薄弱,所以我把目光又盯在那些教辅书上。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而且知名度比较高的,肯定要数《五三》、《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学案》等等,对于备课肯定要优先考虑《志鸿优化系列---高中优秀教案》,在经过逛书店、上当当,购买完成后就是备课了!
在对各本教辅进行结构分析之后,又将各书之间的内容版块进行横向对比,发现市面上大家比较认可的教辅,其内容结构大同小异,几乎都是教材分析、例题讲解、高考重难点解构、练习以题型或者逐级达标为分类标准进行板块整合!接下来就是手写教案了,尝试过将教案以《教材完全解读》为蓝本手抄,发现比较缺乏教学中的一些常用素材和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这些事情如果要让一个没有经历的人去创造素材和设计环节,无异于空穴来风,想到这里就有点追悔莫及,要是早点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那该省下多少气力啊,也不至于焦虑了那么长一段时间,这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人类学习的高级认知,一开始可都是基于模仿的自然主义学习方法啊!没有基础谈创新,简直可笑,我在笑那时傻傻的自己,也在笑偶尔不理性的自己!
《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学案》、《五三》等教辅其实在备课中是可以可以满足应试的基本要求的,但在我看来却不符合对学生学习数学真正目标的要求,那就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本末倒置的做法就是以学习工具为最终目的,最起码一开始得把格调定高一点不是?情怀和任务驱动做的事情相同,结果可能就不同,当然最起码的是:情怀要有,任务更要做好!最后我把注意力定在了《高中优秀教案》上,在经过内容解构之后我确定这将是我一开始备课的蓝本(当然,以后肯定是要请教前辈们,求高人指点的,这里只不过是自己嗨而已),也确定了备课要做的就是解读“解读教材”的工作,而这也应该是当代教学进步的一种体现吧(嘿嘿嘿)!
有这一系列的探索,我开始思考备课的本质是什么?经过不断地提出结论,又不断的否定结论,最终锁定在一个字上:用!又经过了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之后,我更加坚定,唯有用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深入思考之后我得出,在我国的应试体制之下,必须要有两用:一用来应试,二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双向目的,我在帮助学生会用的时候,也就是备课的时候就要两手准备,一是有所偏重的准备那些必要的应试知识,二是对数学的实际用途准备相关素材和案例!最近刷新了对“教育”的认知:教育不是告知,而是内化之后有所产出!即没有产出就没有教育,宁愿苦口婆心感动了自己,也不愿去思考如何有效改变学生行为的行为对我自己是不能容忍的!而产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用知识应试,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目的!那么我备课的过程就目的明确、条理清晰、过程简化了:一、精心解读《优秀教案》帮学生面对应试,二、增加自己的通识帮学生了解真实世界用于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前者可以利用、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而后者需要自己持续不断的学习、实践、积累!
我一向不喜欢那些不明就里的简单重复的抄写任务,但对于思考的产出我会兴趣盎然的写上很多,手抄教案,于我而言实在痛苦,而且浪费时间,更不可饶恕的是竟然浪费我那么多的注意力,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备课,我要做的是解读教案,现有的很多优秀教案,其经过层层筛选,必是经典,但不巧最近我对“经典的”书籍、案例什么的嗤之以鼻,群体装逼造就经典,于我而言有何哉?我备课是为了让学生学起来爽、我教起来爽,对于教案的形式我完全可以按学生认知最有效的方式、自己最理解的方式做设计!想到这里我兴奋不已,我好像找到了备课这把锁的钥匙,原来不在备课上,而在认知上,以学生认知、自己理解的方式备课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啊!!!对于自己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必须要把目光放在生物技术的前沿------脑科学和神经科学,这将会从底层改变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刚好自己最近特别感兴趣这两门学科,而且正在努力的在自己身上实践,并作详细的分析、记录,还在努力打造番茄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做记录和分析!每件事都在推进中,keep moving!
一个小小的备课,竟然能够牵扯到到认知体系和前沿科学,而且自己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用”知识来帮助自己解决仅仅是备课这一件小事情,可见以“用”为目的所爆发的能量不容小觑!要知道当年写中、高考作文,写满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挑战,如果你看到这里,随便一写已两千多字了!
最后回到对备课的认知,教材和教辅都是知识的载体,我们常被告知要吃透教材,但相关怎么吃的方法论却没人告知,更别提有什么实际产出了,再说有专业的团队、名师已经将教材吃透,并作了详细的分析,所以备课的时候我要做的是: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辅!不是我要标新立异,而是我喜欢解读别人的解读,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别人的思维方式!何乐而不为呢?况且这才是高级知识分子该干的事,而且充满乐趣(对于思维过程的分析会充分调动元认知能力,这是乐趣所在)
最后说一下我正在筹备写的《课堂简史》中的核心观点:课堂的演化就是不断整合教育资源的过程!课堂演化以社会演化为基础,整合各类教育工具丰富课堂,而工具一旦普及便会成为基础设施,就像互联网在一开始被大家当做的无非是聊天工具、购物工具,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人类协作的基础设施,像微信、购物网站等等!而课堂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整合了纸质书、黑板、粉笔、白板、电脑等硬件设施,而且正在整合课件、学案、微课等一些软性教学工具,那么下一步会怎样呢?也许会成为课堂基础设施吧!
对于课堂的编剧------老师,备课方式和形式也该向前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