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王阳明在讲课的时候被大街上两个人的争执声打断。甲骂乙:“你真是丧尽天理。”,乙反击:“你才是丧尽天理。”甲又说:“你的良心让狗吃了!”乙跳着脚:“你的良心才让狗吃了,”
有弟子站出来,要出去制止。王阳明说:“别去,你听他们在讲我的心学呢。”弟子很诧异,王阳明说:“天理,良心,这不都是讲心学吗?”
弟子提出疑问:“既然是讲学,为何要互相咒骂呢?”王阳明叹息道:“这种人很多,只知道责人,不知道责己。倘若他们真的以责人的心来责己,就是致良知了。”
责人容易责己难,所以古人说要责己以“义”,责人以“仁”。王阳明认为“义”是适宜,“仁”是爱人。良知就是“义”,就是“仁”,依照良知的指引去责人和责己,就能赢得人心,就能使自己的行为举止不逾矩。
昨天,我对班长给我分配的工作不满意,就对他提出了意见,但没有被接受。我尝试用良知来反省自己,为什么他没有接受我的意见呢?因为我是用责人的心对他说话。
我更需要的是反省自己: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自己的工作态度是不是适宜?对于重利不重义的人,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而不是发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