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谈(037)|文财神范蠡(11)千金救子

前言

“人物谈”的第37个人是范蠡,写到今晚是第11篇,1-8写范蠡从政和他的感情生活,范蠡和西施的感情经历和越国用“美人计”救国有关系,所以归为一部分。

第二部分是第9-10写范蠡从商,用治国之策去经商,范蠡成了富甲一方的人,但他诠释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三次散尽家财,又白手起家成富人——因果循环,范蠡的发心和认知都会让他成为物质上的富人,但是,在范蠡的人生中,他有遗憾,比如西施,再比如他的第二个儿子。

今晚的第11篇文章算是花絮吧,但我觉得这个花絮有思考的价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11.1 范哲买牛

那时,朱公已经七十多岁了,远程行商精力已经不济,所以便想把生意交给几个儿子打理。同时,自己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几本有待修改完善的著述。

朱公带领家人到陶地十多年了,作坊、商铺、养殖场、商队的活计都经营得很顺利。大儿子范智三十几岁了,保持勤耕苦作、省衣节食的朴实作风。他的妻子跟他一样,也十分勤劳,管理家产确是一把好手,进出往来账目一清二楚,分毫无差。

朱公对大儿子和大儿媳非常满意。但是老二老三的情况不是很乐观。

二儿子范哲也已年过三十,但对农商毫无兴趣,经常上泰山去求道,迷恋仙道又好斗狠,修仙不成而经常惹事,朱公很为他担忧。

小儿子范祈是在朱公居于齐国临淄时出生的,从小娇生惯养,游手好闲,不拘小节,不喜读书、经营事务。

有一天,朱公到养殖场,看到牛品种退化,想起家乡宛县的黄牛。在他的印象中,宛县黄牛个大毛光,身挺尾长,性情温顺,耕地、拉车全行。他决定派范哲去宛县买一批回来,用作良种。这也是给他一次锻炼的机会。

朱公把范哲叫过来说:“哲儿,你不是一直想回母国去吗?这次倒是个机会。你堂哥范成回楚国十几年了,他成家后就住在郢都,你顺路也去看看他。”

听到父亲要他去宛县买牛,范哲非常高兴,二话没说,骑马负剑就准备出门。朱公见他到了而立之年还如此毛躁,很不放心,让忠诚本分的齐鲁跟他同去。

次日,范哲带了十镒(相当于二百两)黄金,和齐鲁一起骑着马直奔楚国而去。

两人走了半个多月,终于到了宛县城西。范哲在牛市看到的黄牛果然是父亲说的那样,身壮有力,毛色光亮,便选了五头公牛和三十头母牛。付了钱,又雇了两个人,高高兴兴地将牛赶出集市。


11.2 范哲入狱

范哲想,正事已办,可以让齐鲁和那两个帮手照看牛群,自己去郢都看望堂哥。他正在专心盘算,不想被一伙人拦住了去路。为首的穿着一身丝质长袍,气质轻浮,面露不敬,看样子是个有身份的人。

他对范哲说:“你们是买卖人吧,这个集市归我管,凡进出货物的商贾都得纳税。”有点像现在说的收“保护费”。

范哲从不知道有这种说法,与这人争执起来。有个好心的当地人悄悄告诉范哲,此人是县尹的公子,专到集市上敲商人“竹杠”。

齐鲁机灵,连忙从所剩的黄金中拿出十两送了过去。范哲也赔着笑脸说初来乍到,不懂规矩,以后多纳些。但他心里却想,这十两黄金能买好几头牛呢,白送出去可惜了。

可那县尹的公子竟然嫌少,一把打落在地,说私自贩牛出境,触犯了楚国法律。随后吆喝随身的一伙跟班,扭住范哲、齐鲁,扬言要送往官府。范哲、齐鲁挣脱,这伙人又一拥而上,拳脚相加。看热闹的路人,鼓噪起哄。范哲实在忍不下去,转身拔出剑来。

“怎么,你还想在楚国地界上撒野行凶不成?”纨绔公子轻蔑地笑着说。

那伙人又围上来,一边打一边夺范哲的剑。数人纠缠在一起。齐鲁用自己的身体护住范哲,被人打了好几拳,头上也渗出血。

范哲见脱不了身,便大叫一身,挥剑直逼纨绔公子:“叫他们住手,不然刀剑无眼,我就不客气了。”这时,一个公子的跟班上来抓住他的剑柄,拼命争夺。

尽管范哲很想出剑,但紧要关头依然谨记父亲的话,面对无法预料的结果,绝对不要出剑。想到这儿,他手一松,由着那个跟班把剑夺去。

那个跟班用力很猛,没想到对方突然松手,顷刻间的惯性使剑尖直刺入公子的胸口。随着“啊”的一声惨叫,县尹公子倒了下去。众人错愕,不知所措。

齐鲁近前一看,那公子已然说不出话来,胸口的血顺着剑冒出来。

他连忙劝范哲快走,范哲不听,说好汉做事好汉当,让齐鲁照看那些牛,自己则到官府去投案。县尹得知自己的儿子死了,哪里还管对错,当即把范哲关进大牢。

齐鲁根本没有心思照管牛,慌忙用剩下的几镒金子四处打点,试图救出范哲。但齐鲁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人命关天,哪里像他们夷人那样,无理者因打斗死了根本不用偿命。县尹不仅不见他,反而用酷刑审了一堂,将范哲以“齐国强盗聚众在宛县造反致死人命”的罪名,派邑吏押送到楚都郢城等待发落。

齐鲁人生地不熟,求助无门,只得赶紧回去报信。


11.3 千金富翁之子,不死于刑场之上

朱公听了齐鲁的汇报,内心十分痛苦,责怪自己不该派范哲去宛县——那是他既怀念又伤心的地方。

他眺望陶山,顿觉山垮了;凝望陶湖,顿感地陷了。他的三个儿子,他最对不住的就是二子范哲,妻子快要生产的时候他刚好出门做生意去了,儿子生下快三岁时父子才见第一面!

少年时代,三次迁徙他乡,没有过一天安稳的日子。这些年又忙于养畜经商,他对范哲教育太少,以至于这儿子遇事忘了分寸,致死人命。养不教,父之过,悔之晚矣。

事到如今,又能如何呢?他夺走的是一条人命啊,谁不用偿还?朱公仰面长叹,悲痛一时难以排解。他缓缓坐下来,手操古琴,无声落泪。

宛玉病倒了,躺在床上,心中一直惦念着儿子。丈夫似乎没有救范哲的打算,多年夫妻,她深知丈夫脾性,愿干之事,一定要干成;不愿干之事,任谁也说不动。但宛玉还是不甘心,她强撑着起床,将范智、范祈、齐鲁等人聚在一处,鼓动他们去说服朱公。

宛玉哽咽地说:“多年来,我没见哪件事难倒过你,难道你自己儿子的命比越国一国人的命都难救吗?”

朱公无可奈何地说:“杀人偿命,这是天理,怎么去救?”

范智愤愤道:“父亲,要不是您想引进宛县的黄牛,二弟怎么会出事?”

宛玉又说:“夫君,我们经商多年,有一些积蓄,这些积蓄还不足以赎回哲儿的命吗?”

“爹,想办法把二哥救出来吧!”范祈劝道。

范智的妻子也劝说:“公爹仁义慷慨,对不相识的人、对穷人都那么大方,对自己亲生儿子的生死之事又怎可能袖手旁观呢!”

朱公想了很久,说:“杀人抵命,这是铁定的法理。我宁可帮助穷汉,也不去行贿养贪!然而俗话说:‘千金富翁之子,不死于刑场之上。’我还是得救他一救。”


11.4 千金救子

于是,准备了五百镒金子,放到百余个陶罐里,又将坛口封死,装到两部牛车上,用牛车拉着,让小儿子范祈出面去救他二哥。

就在小儿子将要出发时,大儿子范智站出来表示一定要跟去。他作为长子,早就准备好去楚国救二弟范哲了,却听说父亲要让三弟去楚国。他不明白父亲的用意,但救弟心切,为稳妥起见,他来见父亲。

范智说:“父亲,去楚国救二弟是人命关天的事,怎么能让三弟去呢,他还什么事都没经历过,万一办砸了,二弟的命可就不保了。”朱公也不解释,还是坚持让小儿子去。

范智见父亲不理会自己的恳求,鼻头一酸,哭着对朱公说:“父亲,您一直让我这个长子管理家事,现在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您却不让我去,而让少不更事的三弟去,这是说我不成器、不中用啊。我在这个家里活着还有什么用呢?”说着竟要去自尽。

宛玉赶紧拦往大儿子,又心急地对朱公说:“夫君,智儿说得没错,这事怎么能让祈儿去呢,他未经历练,整日散漫,你让他去跟官府周旋,我的哲儿怎么办?再说智儿怎么不能去楚国,他能把生意做得那么大,为何做不好这事呢?”

朱公见家里闹成一团,只好退一步,同意让大儿子范智去楚国。临走前,朱公写了一封信交给范智。

朱公对范智说:“为父在楚国有一个好朋友庄先生,你到了楚国,把这封信和所有的金子都给他,只要他收下,你就什么都不要管了,他自有办法。还有,你一定不要去见范成,你能按我说的去做吗?”

范智答应了,不过他想,父亲老了,变得胆小畏缩了,自己得多担一些责任,于是自己又多带了一些钱,并叫齐鲁一起赴楚。

事情就坏在范智的阳奉阴违上——范智也还不知道他父亲为什么宁让未经过世事的老三去,也不让他去。


11.5 范哲获救

范智到了楚国,一打听,庄生虽贫穷却以廉直闻名于国内外,自楚惠王以下的官员、百姓都像对待老师一样尊敬他。范智有些惊讶,原来父亲还和这样的名人有交情。

他循着打听到的地方去找庄先生,没想到却越走越荒凉。再向旁人打听,却又都说没错,说找到那家房子最破旧的就是了。

范智越发疑惑,最后找到一家,门前长满很高的野草,像是很长时间没有人来过了,房子也很破旧。范智更疑惑了,可一问,这就是庄先生的家。

范智敲敲门,见无人应答,便进到屋里,见到一个衣冠不整的老人,不由心中发凉,想打退堂鼓。可想到父亲再三嘱咐,自己也答应了,还是决定按父亲说的做,于是说明来意,把金子和信都交给庄先生。

庄先生看完信,定神思索了一阵后说:“我知道了,你赶紧回去吧,不要在这里逗留,等你弟弟出来,你也不要问是什么原因。”

范智疑惑着迈步出来,他实在看不出住在这荒郊野岭的老头能有什么办法把自己犯了死罪的弟弟救出来。范智想到这儿,庆幸自己带钱是明智的,父亲拜托的这个老头靠不住,还得另想办法。

范智于是又找到楚国的官员熊伯,送上厚礼。熊伯收了礼,信誓旦旦地说:“行,我一定帮你想办法,救出令弟。”范智哪知道,庄先生虽然穷,却能让楚惠王言听计从。

庄先生的妻子见庄先生收了钱,不解地问道:“你从来不收人钱财,怎么也收起钱来了?”

庄先生说:“我和朱公是故交,他托我办事,我怎么推得了?”妻子说:“推不了替他办就是了,为什么还要收钱呢?”

庄先生说:“我要是不先把钱收下,朱公的儿子会觉得我不真心为他办事,等事情办成后再把钱还给他就行了。事成后,钱再退给他,他还能不愿意?你把金子收好,这可是朱公的钱。”

过了两天,庄先生去见楚惠王,禀告说:“近日我观察到天上有赤星停留在楚,预示楚国将有灾难。”

楚惠王有些着急,问:“那有什么办法能消除这个灾难吗?”庄先生胸有成竹地说:“广布德政即可消灾。”

楚惠王松了一口气,说:“孤明白了,先生请回去休息,孤这就下令施行。”楚惠王于是下令,把储备钱币的库府都封了。

恰逢范智到熊伯这里打听消息,熊伯说:“令弟吉人天相,惠王准备全国大赦了。”范智很惊喜,连问:“上官怎么知道呢?”

熊伯说:“公子有所不知,我国每次大赦之前,大王都要下令封储备钱币的库府,昨天库府已接到命令。”

范智一下轻松不少,想这是自己赶巧了,也许是自己把好运带给了弟弟,或许是弟弟否极泰来。随后,他赶紧让齐鲁回国把好消息告诉家人。

齐鲁马不停蹄回到陶地,见到朱公和夫人,滚鞍下马,扣头便报:

“朱公!夫人!有好消息,楚惠王要大赦,哲公子马上就能回来了!”

宛玉听了很激动。但朱公淡淡地说:“楚王不会特赦他。”

“为什么?”宛玉不明白。

“因为他是朱公的儿子。”朱公说,“楚惠王担心百姓说他收了朱公的大礼才恩赦范哲。哪个君王不想要好名声呢!宛玉,智儿没跟着齐鲁回来,哲儿已经死定了,你要有心理准备才是。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曾经身任越国的掌兵大夫,我下令杀过不少刁钻强悍的人。一场灭吴之战,多少吴国的无辜百姓跟着遭殃。范哲之事,是上天惩罚我…….”

宛玉听他这样解释,觉得无理,但反倒平静了些:“事已至此,看他自己的造化,我只求上天保佑我的哲儿能平安无事。”


11.6 聪明反被聪明误

范智那天谢了熊伯,准备迎接弟弟出狱。他转念又想,因为楚国全国大赦,弟弟也被恩赦,这其实是不用花钱就能得到的好处,那些送给庄先生的金子算是白送了,那可是多大一笔金子呀,得拼命干十年八年才能攒起来。

范智越想越觉得冤,想着想着,不觉朝着庄先生家走去。

到了庄先生家门口,范智狠狠心,走了进去。

庄先生看见范智,十分惊讶,说:“你怎么还没走?”

范智有些疑惑,说:“小侄怕弟弟的事不能落实,很担心,所以没有走,现在听说弟弟要被大赦,料是没事了,所以来向您告辞。”

庄先生明白,他不是来告辞,是来要金子了。于是,庄先生微笑者说:“令尊所托之事今已有了眉目,那笔金子你拿回去吧。”

范智本以为要回金子必定得费一番口舌,没想到庄先生这么善解人意,他没有推辞就进到屋子里面,把金子取走了。

范智出来后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欠妥,但又想,庄先生这么痛快我把金子退还,想必也知道自己没办什么事,不好再要线。想到这,也就心安了。

庄先生本是信义之人,对朱公送的黄金并无意接受,打算在事情办成后再还给他,而范智并不知其意。庄先生因范智的行为感到羞辱,甚至怀疑这是朱公的意思。庄先生越想越气,原本他与朱公并无深交,只是听闻朱公所做之义举才决定向他施以援手。他为朱公办事虽不求财,但也容不得他这样对自己无礼。

于是,庄先生又去见楚惠王,说:“我前两天说赤星在楚,是想让您广施德政,可我最近听百姓们都在传言,是那个有钱的陶朱公的儿子在楚国杀了人。他仗着家里富足,拿钱买通了您的左右,所以百姓风传您不是为了体恤楚国而进行大赦,是因为想救陶朱公的儿子一人才大赦所有囚犯。”

楚惠王听了大怒,说:“寡人乃一国之君,所求的不过是一国百姓的平安富足,岂会为了区区钱财滥行法令!”楚惠王于是下令,先杀了陶朱公的儿子,过后再进行大赦。

朱公那晚做了个梦,梦见一队大雁从头顶飞过,其中一只发出凄厉的哀鸣之声。第二天,朱公哀痛地对宛玉说:“我看到哲儿了,正在向家中走来,他穿了一身白色盔甲,还唱着歌……”

宛玉吃惊道:“夫君慎言,这些不吉利的话还是少说吧!”“不,我看到哲儿了!我看到哲儿了!他没有埋怨我,只是安详地走了,像一阵清风轻轻地散了!”

果然,送金子的牛车成了丧车!不几日,失魂落魄的范智带着弟弟的尸体回来了。当他将二弟的遗体带回家中时,一门老少无不悲痛异常,连邻居们因为平日受了范家不少恩惠,也深为叹息。


11.7 范哲的死是天意

陶朱公却很镇定,苦笑着对宛玉说:“我知道范智救不了他弟弟。他不是不愿救哲儿,他是有不能舍弃的东西。范智从小和我一起耕作、经商,什么菩都受过,知道钱来得艰难,所以他舍不得。祈儿自幼就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他整天骑马游荡,哪知道钱来得不容易,所以他拿钱不当回事,就是再多的钱都舍得花出去。这次我之所以力主让祈儿去,就是这个缘故。”宛玉哭着说:“既然夫君料事如神,为什么早不说,现在说有什么用?”

朱公无奈地说:“我早就说让祈儿去,你们坚决不从,还一齐向我说情让智儿去,我有什么办法。再说,我能料到的道理,可办事的细节我却没法料到。我已经再三嘱咐过,让智儿把钱给了庄先生就行,不要在那等,他也答应了,可他到底忍不住,舍不得,有什么办法?此乃性格使然,也是天意如此。”


尾声

自从范哲死后,朱公就不再经商,将全部生意交给范智打理。

他把小儿子送到名师门下,让他一心研究学问。

朱公自己每天或安静地写书、弹琴;或骑着一头黄牛,行走于山水之间,横笛而歌;或垂钓于陶湖,“渔翁之意不在鱼”。

人生从来没有完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9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8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001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93评论 1 28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8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9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7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7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8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6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9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58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75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