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成本”丨情绪是工作中是最不重要的事情,解决问题比解决情绪更有价值

🌵

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但总有一些人的出现,会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世间最美最难忘的遇见,莫过于茫茫人海中,心与心的灿然相逢。

前段时间,一张图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共鸣。

许多人都表示深有感触:把一个人逼疯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中处理不完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扣动情绪的扳机
伤害的是别人,更是自己

美国人际管理大师吉格,年轻时脾气火爆。同事一有过失,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问题,他也会揪着不放,破口大骂;他跟客户谈判得不愉快时,回到公司时,也会把气都撒在同事的身上。久而久之,人人对他避之不及。

因为他总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一团糟,导致他5年时间换了17家公司,而这,也令他陷入巨大的财务危机。

直到后来新公司一位领导提醒他:你应该多注意自身的问题,着眼于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对周围的人乱发脾气。

吉格这才醒悟,自己不招人待见,事业出现阻滞,是有原因的。没有人愿意与情绪不稳定的人共事。

从那以后,他放下指责,收敛性子,以平和的态度与每个人相处。几年以后,深谙沟通技巧的他,基于自己的经历,创立人际关系课程,成为世界上著名的人际管理大师。

没有谁想看臭脸,也没有谁想听谩骂,任由情绪暴走,只会把周围的人都推到对立面。

怒者,心之奴也。人都是被自己打败的,而且首先是被自己的情绪打败。世界万物是有规律的,只有尊重和遵循平衡的规律,才能过好人生。

董卿说: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即便你占尽了优势,也不可能是为所欲为的。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健康在于平衡,发展在于平衡,对抗有时候也是一种平衡。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么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当我们扣动情绪的扳机,伤害的是别人,更是自己。

有时,站在对立统一的角度看问题,就会豁达;在豁达之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矛盾了。

正如《庄子》书中所言:

“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阳阴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不要和猪摔跤
要远离那些有毒的人

职场是修罗场,也是修道场。总有不可理喻的人让我们大动肝火,总有刻薄的同事让我们心生厌恶。 

我们所要做的是修一颗强大的内心,避免在烂人破事中消耗自己。放下怨人怜己的情绪,那些工作上跨不过去的深壑险沟,不过是一时的浅滩。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查理历书》中写道:一颗烂苹果,弄坏一筐苹果。

那些偷走你能量的人,就像这颗烂苹果。

当你允许“烂苹果”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时,你实际上是在默许他腐蚀你的精神,吸食你的能量。

别让消耗你的人接近自己,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自我保护。

投资家查理·芒格曾给年轻人建议:不要和猪摔跤,要远离那些有毒的人。



工作的最高境界
心中只有事,没有人

作家阿兰·德波顿在《工作的迷思》这本书中,抛出一个问题:工作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众多读者探讨出这样的结论:一是要有经济报酬,二是要有成长价值

当我们意识到这点,就会明白:情绪,在工作中是最不重要的事情,解决问题,永远比解决情绪重要

一个人该具备什么的工作观大抵是:工作,铆足劲去完成;工作之外的事,一概不理

专注于工作的人,秉持着事在人先的原则。或许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心中只有事,没有人

“情绪成本”告诉我们:你每陷入情绪一分钟,就会损失一分钟去解决问题戒掉情绪,别逼疯同事;稳住心态,别被同事逼疯。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


写在最后

人生路漫漫,每个人都会背负一定的压力。职场是个做事的地方,如果你习惯于承接所有情绪,迟早会被情绪拖垮。

如果不善于为自己做“减法”,那么,很可能就会让自己越来越累,最终不堪重负。

只有及时把自己调成“节能模式”,分清轻重缓急,卸下不必要的负累,才能让自己走得更快、更轻松。

老子说: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克制住自己的倾诉欲、表达欲和争辩意识,即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消耗。

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互换。唯有同频的人才会相遇。

聪明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与自己实力不匹配的人身上。

♥️

The more I know about the world,

the more I know about you.

你每陷入情绪一分钟
就会损失一分钟去解决问题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