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之心理话——教孩子“真善美”还是“人情世故”

源于小红书的一封帖子,原文是:

“老师为什么要教我们真善美,明明现实跟教的不一样,老师为什么不教学生人情事故?”

类似的问题还有:“小孩子读的绘本里都是教孩子善良,孩子这样会不会受欺负?”“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早点知道社会的真实和险恶……”等等。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坚持善良本身绝对无措的人。所以我在帖子下的回复是:

“人情世故被抬到比真善美还高的地位了吗????那真善美教得还不够!!!!”

学校教你善良,社会会教你现实,要是学校都教你现实,那就没人教你善良了!教真善美没错,让真善美成为没用的品质的人才有错,然后你竟然转头责备教你真善美的人??

父母也是,一定要教孩子真善美。一开始孩子学真善美,是见山是山阶段。后来他发现社会好像充满了尔虞我诈,不相信有真善美,是见山不是山阶段。再后来他突然感悟到任世间何种变幻,他自岿然不动,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别人怎么肮脏,他只管做他的真善美,是见山还是山阶段。

从小连山和水都不认识,直接进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阶段,那这个人不成一团烂泥,一辈子也支楞不起来了??!!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之前抽到过一张正念卡片,说“走正道,因为它并不拥挤。”

但是现在,许多人对看似简单直接的“正道”产生了怀疑。

比如经常有人说:你的善良,要带点锋芒。

看上去像一句正确的废话,无可反驳,又不知如何落地,或者,问题出在哪里。

假设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是因为孩子太善良了吗?从今以后,是不是就要教孩子不再善良?当今社会,善良过时了吗?

善良永远没有过时。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不是善良的问题,是没有维护善良的能力。

以我在学校的观察,被欺负被利用(其实也就是被PUA)的学生,缺乏的主要是——自,处,的能力:忍受不了片刻的孤独,不经观察了解,就要盲目闯入一个群体;不分青红皂白地向人倾诉,哪怕是别人的短处,或者自己的秘密;有托付心理,轻易相信别人;靠别人的肯定活着,“大哥”的一句“我信得过你”,就可以为“大哥”赴汤蹈火……

没有完善的自体发展,就没有能力捍卫善良。所谓善良的锋芒,一点都不抽象,这不是暗示大家以暴制暴,也不是鼓励大家自私才是捷径。锋芒,就是边界,只要自己有清晰(锋利)的边界,绝大多数恶行会遇刃自动倒伏。老子不也说了——“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