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在听张爱敏老师讲座《亲子沟通的双向艺术》的过程中,我也在追问自己:我真的是一个会和孩子沟通的人吗?
儿子告诉我们他元月四号就从学校回家了,我们家老李说了一句“欢迎回家,拿成绩和女朋友说话”,而我对儿子说的话是“别给我想女朋友的事,妈妈希望你考研”。
听到我们的留言儿子便不再说话,我当时也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沟通有问题,但是今天看了爱敏老师的分享后,尤其是在看到她播放的视频《一位失败的父亲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后,我发现我错了,原来我在沟通上真的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我发现自己是一个控制型的家长。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总是希望孩子活成我喜欢或者我希望的样子,我也固执地坚持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或者错路,我更希望他能在我的引领下走出捷径,可是我发现我越是执着什么,我就会更快失去什么。
儿子在上初三的时候曾给我们写过一封信,他在信中“控诉”我的霸道和不合理要求,他义正言辞地告诉我们“我命由我,不由父母”,也就在那一刻我才感觉到自己被打击了,就像爱敏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那句话——孩子挑战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的权威。
是的,很长时间我一直在用我的身份和我的权威教育孩子,比如我是你的妈妈,你必须听妈妈的话,我甚至拿周杰伦的歌《听妈妈的话》给自己加码,我希望儿子能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因为只有听话才是好孩子。
幸运的是,儿子有自己的思想,他对我们的话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选择性的听取,这主要归功于他从小读书,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规划,直到现在我都会给家长讲,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做家长,我们就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书,帮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我相信孩子能推开窗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虽然我改变了很多,但是我还是没有摆脱控制的习惯,这也许和我做老师有关,面对班上调皮的孩子们,我们的说教和引导总是苍白,很自然我们就成了命令型的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我们走入控制。当然我并不否定控制的力量,很多时候孩子必须学会服从权威,但是当孩子长大之后,我们要学着放手,不要再过多干涉孩子的决定,我们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受伤,去成长。
其次,我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孩子。
爱敏老师在课件中用16个句子对我们做了追问,看到这16个问题,我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我们习惯让孩子了解父母,但是我们做父母的真正了解孩子吗?
儿子暑假学车的时候,我看到的儿子总是在无所事事,总是漫不经心,我希望他能认真学,因为我当年用了两年,科二考了两次,科三考了四次才考过,我认为考驾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我无形中对儿子就有了担心。
“你能不能上点心?”
“你暑假两个月能不能考完?”
“你能学会不能?”
“你看人家谁都会开了......”
我对儿子的担心和焦虑源于我的失败和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所以在和儿子的沟通中我总是习惯用激将法,这是我沟通中的最大错误。爱敏老师在分享中也提到了父母负面语言的伤害性,如果孩子可以开除父母,我想我肯定也在其中。
我其实并不了解儿子,儿子用了20天的时间就拿到了驾照,这让我惊讶万分,其实儿子一直都很用心在学习,他其实一直都在上进中,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儿子学习播音主持的时候,我感到很不可思议,因为我们家并没有这样的人,甚至我们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我甚至怀疑儿子是一时冲动,但后来儿子告诉我他是真的喜欢,也是真正热爱,而我一直以为儿子会热爱部队,热爱做一名军人。
我们对孩子的不了解让我们做父母的走了很多弯路,错路,我们还一直担心孩子走不好路,原来真正不会走路的是我们自己,真正要学习的还是我们自己,所以父母不仅仅是一种角色,更重要是我们的事业,我们要做好父母,要做学习中不断修正自身的父母。
最后,重新学习沟通术。
沟通是语言的艺术,如何修炼自己的语言让沟通更顺畅更科学更有效呢?爱敏老师在讲座中给了我们很多案例,跟着案例我们一起来寻找规律。
神经科学专家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是免费的,它就存在于父母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次交谈和每一份互动里,所以修炼好父母的语言能够带给孩子无限的潜能和幸福的人生。
我们要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就像我的儿子,他是一个资质普通的孩子,但是他有思想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我需要做的就是去爱他,去鼓励他在每一件事上能够达到及格,再努力一点在及格之上再拿到一个更好一点的平均分,就像康辉一样。
当我们的语言充满爱和善意的时候,我们的沟通就成功了一大半,当然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期望的时候,我们要用“我”开头的句子而不是用“你”。
比如我希望儿子考研,我可以告诉儿子“妈妈希望你能参加考研”而不是“你一定要考研”;对于儿子找女朋友这件事,我可以告诉他“妈妈相信你的眼光和选择”而不是“你必须让妈妈给你把把关”等等,当我们相信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更加相信他们自己。
当然榜样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做家长的做对了,做好了,孩子自然跟着就做成了。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所以出现教育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要认错,因为只有“认”,我们才能求“真”,才会认真对待做好父母这件事。
非常感谢爱敏老师的精彩分享,每一次听她讲总是让人感到新鲜和新颖,总会让人获得新知,跟着爱敏老师学习,我们总是不会迷路。爱是双向奔赴,愿我们都能如常所愿获得亲密关系!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