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读书没有总结,那便常常是水过鸭背,哪怕是被某一句话触动,也能证明某些观点或话语真切的影响到了我们。
常读到国外翻译后的书籍,学术味颇重,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看时一两句话非常打动、好有道理,一月后遗忘了了,我反思是不是读书的方式不对。
今天听了樊登读书,大概是悟了部分,指路人很重要,自己读书读完后云里雾里,其义不自见。而,先听概括,可以同他将书籍的重点悉数剖出,挖掘书中的想要表达的意义,推荐读书,真不得说是一件很有帮助的事情,节省了大部分抉择的时间。
外国书籍常用举证、实验以验证猜想,然后得出结论,所以看起来很冗长。但是若不这样,谁会轻易相信一个观点。毕竟说教的人到处都是,常常有无意识居高临下的不自知。
今天听的《非暴力沟通》,并非指冷暴力处理问题,而是在陈述事实与发表评判之间混淆了边界。
隐藏的暴力更为致命,将自己的情感、控制欲、得失感等无形的强加给别人,和说话时温柔与否无关,而是在表述内容里加入了自己对对方的预期。
有段话我很认同,我们的教育方式往往不是感同身受,而是尝试教会他去压抑感情并习惯于被驾驭,“这么点小伤忍忍就好了不要那么矫情“,“你是我的投资,以后你应当回报我”,“完全是为你好,你考不到100分我很难过”,一旦被灌输这样的感觉,日积月累,情绪很难抚平。
我以前觉得,家里人是开明的,从小到大主打一个放养。
比如,我想要做的事情他们并不会过多给出参考意见并认为你读的书比较多,应该更有主见才是。
比如,你的学习完全由你自主决定,不懂就应该自己去问老师、同学。
比如,你生病了应该自己知道去看医生,而不是期待别人主动帮助你。
……
也就是,你是可以决定自己的事情的,也因此,养成了不给任何人造麻烦的习惯。
我以为这是独立,特别是听很多同事他们父母常想控制他们的时候,我仿佛感受到幸运。
但,并非如此,记忆总是记住美好的事情,自行擦去对自己不利的想法。
现在回想,依旧存在巨大的压力往一个地方引,它属于原生家庭的桎梏,它逐渐的雕琢成型却又在一旁侵蚀着我的价值观,当与现实发生冲突之后,痛苦就产生了。
“砸锅卖铁也会让你上大学”,这句话耳熟能详。但这真的是当事者真实的需求么,但大多数父母都会如此这般与自己孩子沟通。可是不好意思,这类型的传达赤裸的展示为暴力沟通,即我强加于你的期望与所付的代价,你自然应该接受这样的责任。
长期以往,会导致自己都述说不清自己的感受,理解自己的感受并调整自我需求的能力,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如何学会自洽可能也是人生必修课之一了,说服别人固然不易、而说服自己却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