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育人案例
代春丽 平度经济开发区厦门路小学
我班有一名男生王曙光,他很聪明,平时上课反应快,思维灵敏,是个很不错的学生。但他的学习习惯很不好。课堂上经常做小动作,自习课管不住自己,效率不高。作为他的导师,在偷偷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着手帮助他。
有一次在课间活动时,大家都在专心跳绳,而他却用脚在地上来回地搓绳。我慢慢走到他跟前说:“你这样把跳绳都损坏了,要集中精力练习。”我很清楚的记得他当时不耐烦地看了我一眼,带着一种不屑的口吻,扔下句“我没转笔!”说完把头扭到一边,我没想到他会是这种反应,愣住了。我脑海里迅速回放着最近跟他的正面接触,对,想起来了!上周四课堂上,我看到他手里拿着钢笔,便提醒他:“王曙光不准转笔!”其实,自己根本没看清他是不是在转,只是潜意识里认为他手里拿着笔肯定会转。也许,我真误会他了。
稍后几天里我就一直悄悄盯着他,在他转笔的时候,当场抓住,又跟他说,“你看,现在你正在转笔,对不?”他的反应很出乎我的意料,他稳稳当当地坐在凳子上,歪着头,把笔递给我,“那你没收吧,我不要了!”冷冷的话语,不屑的语气,桀骜不驯的眼神 ,让我再次无语。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逆反心理非常强的学生。这种学生其实潜意识里是非常渴望老师的关注,需要老师更加用心地去帮助他,关心他。
为了矫正他的逆反心理,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宽容
教育需要一定的宽容,宽容中的信任和等待,有时比惩罚还起作用。学生有时候并不是存心做错事,而是出于无知、幼稚或不小心,这时作为老师就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最终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
因此,当他课堂上做小动作或者又走神的时候,我大都用宽容之心来对待他,不当场批评他,而是在他身边站一站。他马上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下课的时候主动找我承认错误,现在他的课堂纪律也越来越好。
2、付出爱心
他语文成绩不是很好,我就经常鼓励他,并经常叫他到办公室给他补课。开始的时候他对我给他补课的行为很不理解,对我态度也不是很好。随着帮助他的次数增多,他渐渐地明白我是真的希望他能有进步。他开始认真配合,用心听课,渐渐地他上课能够跟上我的进度了。平时他遇到稍微难点的题就懒得动脑,写作业不愿意写步骤。我严厉批评他时,也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清楚地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他、爱护他的,是为他着想才会如此严格要求他。
3、尊重学生,培养信心
我特别注意去观察他身上的积极因素,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他好的思想苗头和行为,如:课堂上思维敏捷,发言的角度独特,为人坦诚等等,让他知道在老师的眼中自己和其它同学一样,以此来激起他的自尊心,逐步唤起他追求进步的渴望。有一次我跟他说,在学习上,你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只是你懒于动笔。只要以后自己注意一下,你一定可以进步的非常快。后来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他的家长告诉我,孩子知道自己只是动笔少这一点不太好,感到非常有信心,还说一定要改掉这个不足,争取更快的进步。
4、家校配合,双管齐下。
我和家长进行了深入全面地沟通和交流,首先让他们了解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危害,并向他们提供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要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换彼此的想法,同时对孩子说话的态度要平等、真诚、恳切等。
经过我和他父母的不懈努力,现在,他的情况已有明显好转。但真正要矫正他的逆反心理,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为了他美好的明天,我一定会不断努力,帮助他,引导他,让他真正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教育是世界上最生动、最有创造性的事业。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善良单纯的孩子,是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的孩子。他们对知识充满着渴望,对未来满怀着憧憬。他们就像春天里茁壮成长的小树苗, 在广阔的蓝天下,在温暖的阳光里,努力汲取着大地的营养,努力伸展着自己的枝干,向着美丽的天空,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我很欣慰自己能够以导师的身份守护在他们的身边,陪伴着他们、鼓励着他们、督促着他们。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苦恼,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悄地用最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的更快乐,学习的更开心,成长的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