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算不上正宗牛友、驴友啥的,但自思也可以算是“初级登山发烧友”。印象中前几年,差不多每个周末都出去登山,不管路途远近。一般情况下是把车子直接开到山脚下,然后再徒步上山,顺带拍点小照自娱。如果我没记错,区域境内一些所谓的名山基本上都攀爬过。像所前、云石、楼塔、瓜沥一带的大山都留下了我的足迹。特别是云石境内的云门山,是区域内“第二高山”,海拔近千米,少说也被我征服过六、七次。那个强度,现在回想起来,足以令自己感到骄傲。所以后来,像家门口湘湖边的老虎洞山啥的,真的提不起我的兴趣。这么说似乎有点“自大”,但却是事实。
但后来,或许是因为工作忙的关系,登山的次数逐渐少了,以至于慢慢的就懒得登山了。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前两年登山的强度太大了一点,感觉膝关节似乎受到了伤害。所以再有这么高强度的登山运动对我来说,确实让我产生了一定的顾虑。
前些天听老芊说“微生活微运动”群里又一次发起了户外运动的通知,——这个群每周安排一次类似的活动。运动强度倒是并不太大,所以按老芊的想法,是不是得出去走走,免得整个假期一天到晚呆在空调房里害上“空调病”。——连下楼都“省略”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外面逛逛,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啥的,也挺好。
这一提议遭到了孩子的强烈反对,因为她并不是一个爱好运动的人。而且前段时间因为身体健康原因住院治疗,身体也确实还有些虚弱。——她的反对是必然的。但经不住我和老芊的循循善诱,最终还是勉强同意出行。
这一次活动,安排在临安区的白水涧村,一个被称为“梦中香格里拉,人间世外桃源”的地方。据说,那里的空气特别干净、特别清新,一个刹虫剂大小的易拉罐,里面灌装的空气说是可以卖到上千元。——是不是真的,无从考证。但至少从一个角度印证了白水涧的“地位”。——这空气似乎也太贵了一点,怎么让我觉得,它跟湖南张家界金鞭溪“有得一比”。当年我去张家界的时候,记得那里的导游好像也说到过,说是金鞭溪的空气“价格昂贵”。还是“总-统夫人”的希-拉-里到这里游玩的时候好像说过,金鞭溪的空气,每呼吸一下“就值六美元”。——同样无法考证此事的真伪。——暂且一听吧!
但不管怎么说,有山有水的地方空气肯定比我们这种城郊结合部要来得好。这是肯定的。别的不用说,回到我老家,那大山里的空气什么时候差过?
按照行程,今天早上6:20在小学门口集中上车。原说不想去的小狂昨晚估计又是一夜没睡好。早上五点不到就起来了,洗漱完毕叫醒我们。又让老芊做早饭。——事情倒是安排得井井有条的。
想着我家就住在小学对面,过去那里最多二分钟的时间,用完早餐后三个人在家里磨磨蹭蹭磨到六点一刻下楼去集中地点。不成想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的同行者都到了。
一个多小时,一路无语,车到了白水涧景区。
粗粗一看,跟云门山的“入口”倒是有一点像。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有“售票处”,有牌楼,而云门山没有,因为云门山是一个“开放”的场所。
【特别说明:今天没带相机,所有照片全都手机拍摄。凑合着看吧!】
进入景区,被告知到山脚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导游出于“好意”建议我们坐上景区的电瓶车——那种一拉可以拉很多人的电瓶车。——想想反正这费用已经包含在门票里了,也实在懒得走动,于是乎,跟孩子一起坐上车绝尘而去。——这个时候,真不知道老芊在何处。
然后就是沿着山道前行。据说上午的行程就是简单的爬爬山,来回一个半小时到二个小时左右。
按惯例,山道紧邻曲折的小溪。这几乎是所有江南景区共有的“特征”。客观地说,山道真的并不陡,不说跟云门山比,老实说,都还没有老虎洞的山道来得陡峭呢。很多地方都已经人为的用水泥地浇注了,有些特别陡的地方,也是用水泥筑成了台阶。所以行走的过程中,并不觉得累。
原始的、用石块砌成的山道似乎并不太多,就算有,也只有不长的一段。至少在“规定范围”的行程中,这样的“原汁原味”很稀罕。
行程途中,但见石刻,也过索桥,但太“小儿科”了。不提也罢。
行程的终点,是一个叫“竹林迷宫”的地方。地方很大,表面上看,确实有点像迷宫。女儿和几位跟她几乎同龄的女孩一起进去转了转,发现其实所谓的迷宫,还真算不上迷宫。女儿后来说,她们发现这庞大的迷宫里有好多的“亭子”,当时她们就想,这些亭子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后来仔细一看,原来这些亭子是按“十二生肖”的“图像”排列的。从入口处的“子鼠亭”开始走,第二个离这不远处的唯一的亭子就是“丑牛亭”。但后面,好像就乱套了。所以孩子和她的伙伴就想方设法找到第三个“寅虎亭”,再接着找后面的亭子……很轻松就在迷宫里兜了一圈,“安全返回”。
半个小时不到,就完成了“单程”。这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在这个拐折处休息片刻,然后下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体验了一把从山腰往山脚直冲而下的“滑道”所带来的刺激的感受。不表。
说完山道,接着说说“竹林”。临安除了盛产山核桃,还盛产竹笋、笋干之类的。据说,其笋干销量占浙江省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所以这里有大片大片一望无垠的竹林,倒也确实就在情理之中了。别说景区,就是刚刚坐车来的时候,景区处边那成片的“院竹”及其中掩映期中的白墙黑瓦,不正是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山水画吗?
空气特别新鲜,这就不需要再提了。想提一下的是,越往山里走,气温越来越清凉。尽管行走的频率比较高,出汗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但在这个地方走,丝毫感觉不到在我们所在小区的那种“炎炎烈日”,反倒是觉得,在这里,不管走再长的路,都是很“适合”的。——跟我的老家一模一样。——一直以来都觉得“老家比杭州清凉多了”的疑惑,在不经意之间被破解。这也算是今天出行的意外收获吧!
前面说过,山道“缘溪而建”。既是登山,小溪自不能不提。不过今天,虽有溪水潺潺,但决无可能达到“沿溪漂流”这么一个境界。当然,溪边的某一段倒是筑有“滑道”,到一定时间,上面的“水库”开闸放水,然后孩子们坐着一种类似于皮划艇的工具沿滑道而下,倒也刺激。去年夏天去淳安玩的时候,好像就是这么“漂流”的。但今天这溪水,想要漂流,我个人以为,“很不合适”。
溪流很小,但很清澈,有的地方还形成了瀑布。尽管这瀑布并不是特别壮观。有水潭的地方,当地的导游都会特别提醒孩子们注意,“这个地方有多少米”“这个地方有多深”之类的。那般的郑重其事让人不得不信其言。
那溪水,清洌入骨。我这人容易出汗,走不了多久,必定汗如雨下。曾几次步入溪水中,欲舀这清澈的溪水洗涤被灰尘、被汗水污染的英俊的脸庞,但最终被我克制了,因为我不想生病。而且这溪水,实在太冰了。
当地人把啤酒、西瓜啥的,直接放在溪水中,用以“冰镇”。这方法虽不新鲜,但确实很实用。我们小的时候,父辈们就是把村里的井水当成了“现代的冰箱”,用来冰镇一些新鲜果蔬啥的。这是同一个道理。
下山必定比上山更容易一些。所以还不到十点,我们就回到了景区门口,接下来的事情,是“坐等午饭”。
午饭以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下溪“捉鱼摸蟹”,这是特意为孩子们安排的活动。时间定在中午12点整。
早早吃过午饭,孩子便和她的小伙伴一起来到小溪边。这里已经聚焦了很多的人,以小孩子居多。水不深,肯定淹不死人。溪流也清澈,至少还能看到成群游动着的小鱼。毛估估这些鱼,1.5厘米宽,10厘米左右长。——真想不到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可供孩子们玩。这么多游动着的小鱼,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小的时候,每天下午放学以后,在溪沟里捉鱼摸蟹的情形……这都多少年了?经济发展了,环境也污染了。放眼天朝,还有几多孩子们无忧无虑玩乐的地方?——又扯远了。
看到这么多游动着的小鱼,孩子迫不及待的准备下河捞鱼。这个时候,她应该觉得抓几条小鱼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所以在岸边那个慈祥的老太太摆的摊位上买了鱼兜啥的,就开始她今天抓鱼的工作。
不过看得出,孩子在这方面肯定是笨拙的,动作僵硬。看看很简单的活,不成想做起来却这么难。——也是哦,从小到大都没玩过这样的游戏。看着人家小朋友接连抓到这么多的小鱼,她似乎显得有些着急。
……
毛老爷子说过,“实践出真知。”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孩子显然抓住了要领,所以不长时间,收获颇丰。——不输大人啊!小家伙显得非常的得意,也非常的开心。
扫尾的工作必定是我的,没人跟我抢。回到家里,得首先把这些鱼给“处理”了。好在小的时候习惯于做这些,去鱼鳞,去内脏,洗干净了事。
最后那一道“烹饪”的工序,就跟我没多大关系了。
老芊问:这鱼,咋烧?清蒸还是咋的?
孩子:红烧!
我:油炸。
最终的成品。
配点小酒,如何?
白水涧一日,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