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4

“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才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熊!”

经历了1911年血雨腥风,一切都像春天一样,忽然从寒冬里迸发出了无限生机,充满了无穷活力。

在湖南省第一公立师范学校,孔昭绶校长在筹划一个美好未来“民国初创、百废待兴之际,什么是强国之本?什么是当务之急?教育是强国之本,教育是当务之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把教育二字放在首位,何谈国家之发展,何谈民族之未来?开民智,兴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这,就是民族生存之根本,中华强盛之源泉啊!”

在孔校长义务教育政策引领下,一批优秀而贫穷的学生进入了一师,毛泽东,蔡和森,萧三,萧子升,何叔衡等。民国教育,提倡的是平民化,一般平民看的懂的,倒正是这些大白话。如果我们还守着子曰诗云那些几千年的圣人经典,又何谈普及国民教育?

在学校里,这些有志青年都经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后期他们的革命贡献,让我们领略到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魅力。他们有幸成为了杨昌济老师的学生,在杨老的“自闭桃源称太谷,欲栽大木柱长天,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才,栽得参天之大木,为我百年积弱之中撑起一片自强自立的天空”的栽培下,他们终归成长为参天大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