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识字的定义,
就是「谓于所缘,了别为性」。对于我们所缘的境界,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能够去了别它。
明了、区别,这个就是「识」的作用。我们要认识一个东西,我们就要区别,如果不能区别,你就不认识。我看到你们,知道是某人,某人,我怎么认识呢?决定是因为你们一个一个不同,我才认识,假使个个完全一样的话,我就叫不出来,分不出来了。一片迷糊,一模一样。所以,我们这个认识作用,就是了解、差别,这样不同、那样不同。
所以就是区别、明了,这个就是「识」的作用。总之,识的明了区别,也还来自于六尘万法的差异,才能产生区别的功能。
比如说:我的眼现在看到各位,如果大家都长成一个样,我就无法辨别某某是谁,叫什么名字。由于识有了别的功能,而色尘也是个体差异的,所以识就能区别它是这样,它是那样,而形成我们的认识作用。如果色尘都一个样,我就不能区别得出这个跟那个不同。
心:是种种的积集,然后滋长,是精神界的统一。心的作用是采集、保藏,统一。就好比蜜蜂采集各种花粉,带回去收藏起来。古典的论书把心叫做集(采集),也就是统一性的功能。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产生的六识,心就把这些采集回来的影像收藏起来,它有统一性,积集在我们的心所中。
所谓的心所,就是依“心”而起的各种精神作用和心理作用,叫做心所法或叫心法。
细分之下,识与心在功能上还是有些不一样。识的功能是了别、区别,比如说,能辨别两位比丘尼师父,不会把甲喊成乙。心的功能是把外面采集回来的资料送到心所中,心所中就有这样的影像,然后收藏起来。等到接触外境时,就把收藏在心所里面的影像提出与境相印合,所以就不会错乱。我们留了很多的曾习境在心所中,这就是心的功能。
其实,就是我们过去的经验采集放在心所中,这就是心的功能。
后期大乘佛教的流行产生所谓的唯心思想,把心的统一性当成独一,就形成真常系的观念。实际上,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到,我们刹那的心识与根之间的交互运作,是一个缘起流动的关系,它虽然有统一性,但绝对是好多(种种)心相把它组合而成的。这样的一个心意识的运作,它不是独存的,而是无常前后相续而起的,但又形成统一性。
所以,我们众生的身心运作可以从纵向(竖)观察中,看到它的前后相续而发现它的无常性;又从横向观察中,看到它的彼此相互依存的和合性而发现它的无我性。心意识的运作就是这样。
意:意根是身心交感的中枢,是外在的取相(五根摄取境相)与内部认识(意根产生意识)的中枢作用。意是思量、度量、思惟。
量,有一种测度意思。就像我们拿个尺一样,量一量,多少。对这个境界上去认识的时候,有一种思惟,思量的作用。
比识更进一步深度了解所认识对象的不一样处,所以,是了别度量的功能。
比如说:初初地大约看到眼前这位师父外表外形的相,不会把她叫成另外一个人,这是识的了别功能所致。如果要更进一步主动细微了解认识这个所缘的境相,就要靠意根的思量、思惟的功能作用。因为意根有思惟度量的作用,度量就是更精细了解她与众不同的特殊条件和独自具有的特性,而更进一步地认识她。这就是意根的思量功能与识的了别功能的不同处。
人类的心意识比一般的有情都更具有高度明确的意识。因为我们有人的六根,一些低级的有情所必备的就是身识和意识,所以能产生所谓的觉识,因此也称为有情。但是,我们人类众生特别不一样,就是在他的心意识上。形成认识作用都必备了五个大条件,在论书中叫做五遍行,要产生认识作用,心所中一定有这五个东中,缺一个都不可能,就好像互相牵着手(助伴)在一起而产生作用,这叫五遍行。
就是说:让我们有情产生认识作用,必然有这个心所中的五大功能。作意、触、受、想、思都是我们的心所法(心有法),也就是依“心”而起的心理作用。
导师说,眼耳鼻舌身五根好像是新闻采访员,采访五尘的色声香味触,摄取外相的资料,所以它只是取相的功能。眼根只是我们内在的一个净色根(视觉神经),当我们的视觉神经能看到外面时,它只是负责取相,无法认识,认识要靠识的功能,识有明了区别的功能。但是还要靠另外的五个条件—五遍行。
作意:作意即注意力。如果某某人在跟我讲话,我的心念在另外一个境界中,在想别的,我根本就没有作意到你跟我在讲话。这时就不能完成耳根接触声尘而产生耳识的功能,就不能听到话的内容,这叫做心不在焉,也就是没有作意(注意)。所以,没有这样的作意及产生作意条件时,哪怕我的耳根具备了,外在的声尘也具备,耳识也具备了,这些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但是刚才我没作意,你在跟我讲时心不在焉,然后一回神:啊,你跟我讲什么?刚刚讲什么我都不知道。因为差了一个条件——作意力。作意又叫忆念,是“念心”力,是念心所的一个功能。古代的论师都叫做意念,是让我的心念去缘这个尘境,然后又由识能了别这个尘境,产生认识作用,听到了你讲话的内容。这个作意缘在当下,心缘在当下的这个作意更重要,否则我们这个念缘在别的东西,去想别的,刚刚讲什么,一句都没有听到,那就不能成为一个认识。
唯识讲:要形成“看见”的这个动作,必须有九大条件,其中的作意就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如果没有作意,哪怕你的眼根是ok的,眼识是ok的,色尘也就在我们面前,照样不能完成眼见色的作用。从这里,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这里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变的“我”在操控。佛陀用十二处来破除我们认为有一个实在的我,在负责受苦、受乐、受业报的执着性,他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缘起的。现在只是细细地解释心意识是怎样地在运作,所以,这个作意非常重要!否则心不在焉,作意的功能不在,你照样不能完成所谓的认识作用。
触:阿含经说根、境、识三和合为触,三件事和合在一起,形成我们的六根缘境产生认识作用,不是让它各跑各的,心有统一性的功能,所以,触也在心所中,由心来把根、境、识和合收藏或统一。它把根、境、识,透过触的和合,然后来完成。所以眼根见色产生眼识,三和合就是触,触以后俱生受想思,靠心所的触来统一。
谈这个时,我们同样地要作为流动的过程来看待。十二缘起的名色、识、六处、触、受这五支是现生当下的生命功能,是现实身心的活动过程。触俱生受、想、思,我们众生都是与无明相应的触,后面一定是所谓的爱、取、有。透过上面的分析,明白了心意识三者之间的运作关系,其实,都在解释六根触六尘产生受、想、思的这一边。
因为心意识还各守其职。触,三和合以后俱生受想行,俱生就是同时生起。俱生有所谓的和合,不要把和合又当成心念独一的、单独的,就会落入把“心”当成实在的真常的观念,那是不对的,那只是“心”有这样的统一性的功能,这个统一性的功能还是来自于心、意、识运作的流动关系。流进流出,形成种种的心相积聚在我们的心所中。
导师说:触三和合以后俱生受、想、思:比如触对外境以后,就会产生感受,看到这个人,我马上会把过去的经验所留存的心相都会放在我们的心所中,比如说:触对到外境,我的眼触对到外面的色尘,看到了某某,马上就想到了,他过去骂我一句,我生起这样的一个感受,过去的曾习境(影像)会出来,我触对他的时候,过去的心所中的影像会有自动功能,出来跟外境的这个影像结合:你过去骂了我一句,然后我产生了一种不合意的感受,这就是过去的曾习境,这个都是受、想的功能,进而起了我的感受。接着会产生应该怎么去应付这个外境即所缘的对象。也许产生合意的,我就跟他打个招呼;若对他不好的印象,我就给他一个白眼。这个导向就是我们触对外境时,受、想、思当下就是这样运作的。
实际上受、想、思还是相续而起的,只是非常的快速。我们就认为看不到它微细的相续而起的变化。所以它还是无常相续的变化,然后,统一采取了这样的一个动作,因为它的速度非常之快,所以就认为:在那种和合产生这样的动作时,就会觉得它好像很实在。
实际上不是,这个也都要透过我们的观照。先了解我们身心功能这样运作的关系,来作为我们生命观的重要指导的这些内涵。从心意识的运作,我们可以明白其中没有独存的我,这样就可以破除虚妄的我执。因为众生最后的执取堡垒就在心意识上。
导师说:识从外境进入到我们内在的心所中,识触对到外境,它会把所收集的资料由意识来了别它,识刹那灭去以后,就把认识到的外面的境相(影像)流入到心所中,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曾习境。
曾习境是我们过去的经验,过去的影像,过去的记忆,统统自动保存在心所中。你攀缘得越多,心所中的影像就越多,那不见得是好事。所以识的影像流入到心所中,就是曾习境。再由意根去缘于外境,借由识了别外境。我们的心、意、识就是这样不断地交流,流入又流出,不断地在这里工作。从这样的过程中,看不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和我所,只不过是根不断地触对到外境,然后产生识,识刹那就即生即灭了。然后留影像充实于内心(心所),留存了很多心所。
如:我今天早晨第一次见到这位张居士,看见他的外貌。我们的心意识还没有见到并认识这个人时,我的心相中没有他的资料,那就掏不出这样一个曾习境的影像。这次见到后,他的新影像就存留在我的心所中了。虽然刚见到张居士的曾习境还很新,现在上课时又看到他,今天早上在我心所中的资料就流出来与他的色尘相印合,于是跟他打招呼:张居士好!这就是心识的功能。我们每一个当下都是这样在运作。六根前面的五根,只是负责取相的功能而已,它没有办法了别跟分别。
所谓“动分别心”,其实是我们意识的功能。我们了解心意识的功能,只要了解一个大概就好。作为修学佛法的一个重要部分,还要了解它背后有一个佛要带给我们的真正目的。
了解这些都只是条件之一,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回到十二支缘起来,看我们与无明相应产生的乐受,跟随我们的贪的惯性相应,后面一定会产生与贪嗔痴三不善根相应的贪;与无明相应产生的苦受,跟随我们瞋的惯性反应而产生瞋;与无明相应产生的不苦不乐受,一定是与痴相应的。我们强烈的惯性都是这样,时时刻刻都在六根接触六尘中,产生三受,由于与无明相应,而产生贪嗔痴,所以时时刻刻都在造业不息!
佛法开示给我们这些内涵,目的就是让我们看清楚,就是这些引导我们走向所谓的生死轮回!那么我们有没有解脱的机会?有!要在哪里解除生死的业因?就在这个地方。
比如触,佛法中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与明还是与无明相应?导师说:当下这一个触是否与明相应,这个能力与正知见的建立及观照度的确立有密切的关系。师父非常慈悲,让我们越来越能云何知、云何见(如何知、如何见),就是这二个让我们更具备与明相应的能力。
这个知就是师父为我们建立的缘起正见;这个见就是带我们如实地回到身心中如实作观。你在这二个知见上越透,对我们身心功能这样的运作越了解,越如实观察,觉照的能力越强,你在触的这个地方,就是与明相应,与智慧相应。乐受只是乐受,苦受只是苦受,就不会随着三受而起惯性的贪瞋痴习性反应。触俱生的就是与明相应的受想思,后面不会爱取有。所以,我们今生就能达到生死轮回的切断。
讲这一些内容都是能让我们朝向切断生死轮回的。所以,圣弟子都是问佛陀:你开示我要怎么样的知,要怎么样的见,能够让我们在五蕴身心中离系、离执着,不见我,不见我所,目的就是切断生死轮回。所以,一定要知道佛陀开示这些法要的目的,然后在我们的身心去实验、经验、证明。我们应该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从哪里去下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这些都是一贯的。最重要的,在了解心、意、识的一些特殊功能后,还是要回到身心中来如实作观,才能让我们的知和见真正达到与智慧相应,与明相应,这样的功能作用,就能切断后面的爱、取、有。我们今生一定要往这样的条件去具备而依教奉行,在我们的生命中必然都能证实和达到。
其实意根的功能是作意前五识,意识的功能是缘名法受、想、行,而心是意识缘受想行而生的贪、嗔、痴的状况。当然这是大多数处于无明的凡夫或者还未究竟解脱的人的心路历程。当断尽无明与贪爱的人,当意识缘名法受、想、行的时候,心不会生贪、嗔、痴等心所。
解脱的关键就是对心、意、识的运作了如指掌,当六根触六尘的当下,就已经知道后面的心路运作模式了,从而达到对五阴频繁运作的厌离,最后达到究竟解脱。
比如我们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旅游,你刚去那里一定会对那里的环境很好奇,感到新鲜,但如果你长期定居在那里,就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视觉疲劳。我们之所以不解脱,因为我们对当下每一次生起的五阴都感到新奇,因为我们对五阴不了解,从来没有如实观察过它们是怎么运作的,当我们彻底知道它们的运作模式后,以后对它的生灭就不会感到新奇和好玩,当然也不会对它们起贪爱了,甚至还厌离它们。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无价之宝“夜明珠”,如果对心路运作模式不了解,我们可能就会随顺贪的习性,从而为我们带来苦受。如果对五阴运作了如指掌,当眼根接触夜明珠的当下,就知道后面会生起什么样的心所,你还会随顺它吗?
由于对五阴的贪爱使我们作意六根,由于作意六根产生了六识,由于识而带来苦与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由于这些受而引发心的贪嗔痴,由于心的贪嗔又引发想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