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北京世纪盛隆厨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总经理)《了凡四训》
理:
《了凡四训》是一部改命立命的古圣先贤留给后人的书。主要是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一生的经历,用自己切身的成果,否定了传统的“宿命论”。也就是说,他否定了很多人一贯认为的“人的命由天定,胡思乱想没有用”的论述,认为人的命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努力和修为,都是会有成就的。鼓励自己的家人、子女,以及后人皆以修身为本。
《了凡四训》共四本, 改命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四个,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有很多困惑:为此都在寻找正确的方法,比如通过学习、交流、沟通等各种方式寻求问题解决之法。在很多种方式中可以解决一些点对点的问题,但是总有新的问题不停地出现。当我接触了《了凡四训》这本书,觉得很耐人寻味,这是一本可以反复深读,甚至每句话都需要去理解去悟的一本好书。在通读这本书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
之前我是一个很喜欢抱怨的人,总认为:我做了那么多你怎么还不理解我呢? 抱怨别人怎么这样做事做人呢? 总是对别人的要求比较高,而一直在忽视自己的缺点。书中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切问题都需要从自身这里找原因。今年呢也一直觉得自己不太顺利,所以就请一位大师给自己算了一下,大师的一句话点到了我:你今年犯小人,不顺是有原因的,你需要改变自己和他人的相处之道。我问大师:我要改变哪些问题呀? 大师说:这个你只能自己慢慢去想,其实你已经知道了。随后一段时间我就开始留意,反思,深挖自己。“我哪些地方得罪人了呢?,事情没有处理好呢? 慢慢我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缺点,回头一想,确实有些事情起因还是自己的起心动念引起的。比如:我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别人做了让我不开心的事我就一定要唠叨唠叨,这样无形中就得罪了别人。当时自己这样做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呢,你让我生气了我就要暴发出来心里才会舒服一些,但是其实问题一点都没解决反而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会更加严重,很显然起心动念不是正向的,所以结果也不会好。
书里讲到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怨天尤人,一切事情都是自己决定的,人可以100%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没有一丝一毫的原因是由外界决定的。
所以我决定改变自己,想改变自己的行为,要先改变自己的心(起心动念):把吝啬化为布施,把偏激化为平和,把虚伪化为虔诚,把浮躁化为沉着,把刻薄化为宽容,建立新的起心动念的习气(习惯),习气(习惯)改了,自己身边的环境也会跟着改变,命运也随之改变。
实践
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去改变呢? 首先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一,知行合一的四步曲
立命:书中了凡先生由宿命 认识心,他没有停留在命运的定数上,而是为心立了天命。我们知道了无我律和因果律的道理,并发愿修行。另外一个就是每天的所作所为,这些都是立命的过程。当你顺应自己想法要这么做的时候,一定要阻止一下自己的思想,想想这么做对不对,当你切切实实用双手在干事的时候,到了晚上要思考自己一天做了什么,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还可以怎样做?有了这些思考,这不止是立命,更是立生活。
改过:改过就是以自律止恶,停止“自我”为中心的念头,贪嗔痴自私的行为,转为利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甚至说一句话都要以利他为中心去做,如果一件事不是利他的而是利己的就不可去说去做。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种因。
改过的方法可以把每天的事都做上记录并且不停地问自己:这件事我利他了吗? 是为他人好吗? 如果是那就是正确的,如果只是为自己好那就是错误的。书中了凡每次做一件好事,都会用笔记录下来。他这样做,他的妻子也开始跟着他一起做善事,他妻子不识字,所以每次做了好事后,就用鹅毛管在本子上画个红圈。你看,一个人的改变和行为,会默默影响身边的人,了凡这样做的时候,他妻子也跟着他一起做善事,不识字没关系,可以用替代品替代。重要的是做,记是为了离目标更接近,同时也是对誓言的监督。总结为一个立足点:发心正。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积善:学会布施:法布施 无畏布施 财布施 作用是破我执。
修行也分为“阴德和阳德”,书中说: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德,享世名。也就是说做了善事让他人知道,这是外表的积善;做了善事而不让人知道,这是阴德。阴德会带给自己更大的财富回报,健康回报、智慧回报。人们说有三种人的命算不准,第一种是修行人,第二种是大善之人,第三种是大恶之人。这三种人之所以算不准,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大善大恶的行为改变了过往的因果延续,善者增加了善的因果,恶者增加了恶的因果,命运自然就会改变了。
谦德:在我们积累福报的同时也要做到谦虚、谦卑。是无我律和因果律恒持下的状态。在做任何事的时候要做到谦虚,敬畏自己的福报,也就是“惜福”。书中说:“一个人一辈子饭是有数的,钱是有数的,福是有数的。如果不去珍惜,它就会很快散去。例如钱如果挣的多了,一定要去做些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回馈国家。做事要多付出多做善事不停地积累自己的福报,不能折了自己的福,因为这个福不仅是自己的,还是自己后代的。所以一要谦卑,珍惜自己的福报。并不停储蓄自己的阴德银行。
以上是修行自己的四步曲,也正是《了凡四训》中讲到的四大法宝:立命之法、改过之法、积善之法、谦德之法。
二,检验自己的标准
自己的修行是否有进步是检验“知”否正确,正的知一定会带来正的行。反之,修行没有进步,要从自己心上找原因,心从根本上没有真的改正过来。
我们人生在世,在保持谦卑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让自己进步,学习仁义道德,学习外在美好和内在的谦逊。
收获:
自从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决心改变开始, 我从自己付出开始, 帮助身边的人, 宽容伤害自己的人, 不吝啬布施,学着站在他人立场去考虑问题, 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变的平和, 我发现回馈自己的是朋友,是温暖,是情意,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我想这是人生极高的智慧, 只有修行了自己才让自己收获的更多, 让自己的内心富足.
传齐周六早读100期,真学真干真分享,我是领读者刘海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