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表现的不在意,是不是就真的不会心痛?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父母从小都将家里最好的给了自己。哪怕是白粥,他们也总是尽量将其中的米粒挖到我的碗里。
幼时的农村,并没有多少值得炫耀的事物。贫瘠的土地上,住着贫瘠的农民,他们用粗糙的双手,种植庄稼。然后用干净的粮食将我养大。他们总是竭尽所能的让孩子过得好一点,更好一点,再好一点。
我小时候乖巧懂事,最喜欢做的时期就是坐在看房子的窗台上,等着父母回来。石头做的窗台,被打磨的很光滑,夏天坐上去,有一丝丝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里,也洒进了孩童的心里。
经过一天的劳碌后,父母回来,总是会带一些小东西:几颗大枣,一捧酸枣,两个苹果,还有一些那时候说不出名字现在也查不到名字的小小的野果。。。。
晚饭总是做的很随意:一碗地瓜干加上一点绿豆豇豆等熬的地瓜干饭;两个地瓜切成块加点玉米面熬的地瓜粥;几根咸菜配上又硬又韧的煎饼。。。年幼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美味佳肴,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吃来吃去,没有什么变化。
于是他开始自己研究着做饭,家里有的都往锅里丢。土豆,白菜,豆角,粉条,甚至鸡蛋,杂七杂八的丢了一大锅,做出来的所谓菜,好吃肯定说不上,甚至是生是熟都不敢保证。就这样一边吃着父母做的一成不变的晚饭,一边自己研究着各种菜肴,孩子也就慢慢长大了。
长大的孩子,是被父母惯坏的孩子。他开始怀念那些幼时吃过的饭菜,那些带着浓重乡村味道的饭菜。
偶尔吃一次,才发现,地瓜干熬的八宝粥是那样的香,地瓜粥是那样的甜,甚至咬不动的煎饼也是那样让人怀念。
咬不动的煎饼成了回忆。
任性的孩子也再也无法回到过去。
石头的房子拆了,那个光滑的窗台,也不知道被丢到了什么地方。乡野里的枣树我一直没有找到,偶尔摘到几颗酸枣,给孩子们,孩子们尝一口就丢了,有些酸,有些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