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感悟:
【关于学习打卡】
1.分组反馈:分组之后,迅速看到小组里3名成员被调动起来的阅读、输入、输出积极性,得到大家正向的二级反馈,娟子班班还把小组成员的作业、自己的作业发到群里去分享,让本来内心就有力量的自己,信心大增。还有一名成员至今没有打卡,不为了错失打卡率而着急,反而担心对方的学习、阅读质量。虽说装睡的人叫不醒,还是希望通过反事实思维,在因上磨,做好自己吧。
2.方法迁移:把分组方法迁移到接下来沟通力的学习小组,虽然因个人原因不带学习组了,虽然我不再是学习组组长了,然而分享让我快乐,方法的传授不管接组的对方是否接受,以教代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滋养,没有比自己更擅长做自己了。
【直播课程感悟】
1.感受到张然老师渊博的学识,能够从书籍本身去阐述,能够从《框架思维》作者背景去分析写这本书的初衷,不仅传授了我们看书的方法,其实本书的使命也跃然脑海,如何更好地为我所用,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2.张老师推荐将《复杂》、《从0到1》这两本书配合看。其实阅读应该这样,追本溯源,不断探索中,才能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不然只是认知而已,未成体系。
3.昨天早上四点多就开始起床阅读、打卡,到晚上精力略显不足,虽然无法全程跟进直播,却对接下来的讲书环节,有了一定的构想。
【关于讲书】
1.对于讲书是有期待的,虽然心知肚明,对于讲书稿的写作质量一定会优于表达、演讲质量,然而这也是我的成长点,我需要从深阅读这里找到突破的契机,也需要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刻意练习。
2.虽然是周末,虽然主观意识想要赖床,还是坚持着和困倦作斗争,咬牙在4:45分钟起来,选择要讲的书。书架里抽出两本,如果第二本还能用到的话。
3.回溯娟子班班给我们培训的内容,确定了改以怎样的逻辑准备讲书稿。这个过程是不是反事实思维的以目标为导向呢?
4.没想到讲述稿的书写过程那么流畅,可能就是身边事的启发吧。坡道有了,论证有了,金句也有了。临门一脚,祈愿面对镜头,依然有勇气接过接力棒,持续输出下去。
5.讲述稿的筹备让我感受到:不为了最终讲书的晋级与否,我和我要讲的这本书已经开始产生链接了。它又重新点燃了我。这本书真的太有魔力了,难怪马云、贾樟柯、柳青都要为它站台,那是精神力量的指引。
【关于阅读】
【阅读书目】《框架思维》
【页数】1页-282页
【用时】60分钟 精读序言
【金句】再忙,也要保持成长
【感悟】
1.关于忙碌。有家庭有工作的职场女性,感觉时间被切割成一个又一个薄片,即便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依然觉得时间是不够用的。忙,是真的,忙着工作,忙着带娃,忙着学习,忙着利他,像一个上紧的发条,闲是闲不下来了。
2.关于成长。沟通力、好声音、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深阅读、高效能人生实战训练、人生效率手册、赢效率手册、21天商业模式实战、知行力、马甲线等一个又一个训练营的深度浸泡,让我在氛围里不断求成长,诚然收获了海报制作、视频剪辑、时间管理、三步复盘、单点突破、学习五环等技能和方法,却也在近3个月的成长过程中,被迫终止了关于写作关于写书评的梦想和坚持。所以成长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时间精力、以人为师的环境式成长;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按下暂停键,倾听内心的声音,让身心有一定的自由度迎合成长所需。
3.关于再忙也要保持成长——他人。看到颖姐下夜班之后,标准不降的学习打卡、暖心赋能,看到娟姐自信、能量、效能三点合一,围绕目标的单点突破;看到小太阳慢就是快的坚持输入输出;看到小芝麻只要出现就自带光源和质量的无处不在;看到深阅读里每一个人忙碌却保持成长的状态,感性从理性中剥离出来,内心翻江倒海式的感动着、激励着。
4..关于再忙也要保持成长——自己。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爱学习,当别人问我为什么,我告诉TA:学习使我快乐。过去久久缺失的价值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满足,得到扩大。所以学习的贪欲愈演愈烈。为此,忽略了家人甚至平衡不太好与工作的关系,连老爸生日这么重要的日子也忘得一干二净。夜深人静,每每望着笔记本发呆:这是我要的生活吗?
5.成长一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定会有沿途的风景,当我记录下过往的点点滴滴,这份执念似乎就已经决定要放下了。迅速调整自己,再出发,归来仍是向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