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无用之美——《只生欢喜不生愁》读后感

什么是无用之美?无用的东西会美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或许能在水墨画家、才女兼作家林曦写的《只生欢喜不生愁》书中找寻答案。

作为一个80后水墨画家,林曦擅长用传统水墨描绘当下,同时在书法、诗文、古琴、中医等领域造诣颇深。《只生欢喜不生愁》分为艺可通道、观照世间、得自在禅、心安之所 、写给时间和赤子之心等六个部分。本书从作者的兴趣出发,融合了中国文人传统美学和生活方式,观照人生智慧和乐趣之间的相通之处,给人以内心启迪与洞见。

“无用之美”是我与林曦在书中邂逅的第一个相通之处。书中,林曦从《红楼梦》贾宝玉的一句话“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中了解到“无用”这个词。在她看来,一个认为自己没有太多作用的人,可能过得最开心,因为很容易安于自己的状态。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内容是她在巴黎左岸连续三天观察一个流浪汉。这个流浪汉每天无所事事,经常拿着瓶果汁或则敲敲停在路边的汽车车门,向人讨要烟抽。相对很多正常人来说,这个流浪汉是个无用之人。但在林曦看来,这个流浪汉过得却是很快乐;而一个人要快乐,不太需要外在的东西。

林曦认为,在一个有用的世界里,隐含着目的、得失、成功和失败,人很容易感到纠结。在一个无用的世界里,不是说不去产生结果,而是一直专注向内的源泉,去观照和内察内心自我,真心地品尝生活、生命的真实味道,然后把它们释放、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创作当中,正如让水里的月亮回到天上的月亮,让心能够像镜子一样映现大千万物,这就是无用之美。

《道德经》十一篇《无知为用》记载: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往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被眼前能看到的真相所迷糊,而忽略了真正事实。真正的智者并非只注重所谓的“实在的”东西,他们知道在那些实在的东西背后有很多真正重要、却未能显示出来的事物。

所有我们经历的甜蜜或苦涩都是礼物,因为它们都不再来。所以无论好坏,希望大家都能尽量珍惜身边的每一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祝福大家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多地体会无用之美,品尝到真实的甜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给自己储存更多的快乐和甜蜜,减弱外界的影响和时代的焦虑。 / 前言 / 谁年轻的时候还不是个没心没肺的小逗比呢? ...
    猫小楽阅读 690评论 0 0
  • 《只生欢喜不生愁》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挺适合当下的环境阅读。作者林曦老师是位水墨画家,设计师。她1983年生于重庆...
    花间星事阅读 1,042评论 0 6
  • 我在想我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就是什么样的状态,是像跟朋友聊天呢?还是像做一个汇报来讲这几十分钟的内容? 后来我...
    谢安心1阅读 4,592评论 0 7
  • (林曦:职业画家,曾于法国、印度、泰国、尼泊尔等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个人书画集、画集、小说、个人音乐专辑,20...
    清酒无欢阅读 1,237评论 0 0
  • 经过了二十多天的工作,今天在家懒了一天,就像我家的这只猫一样,说是懒,怕只是心情上放松了些,实际上在家做了一天的保...
    山百合_阅读 2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