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步入婚姻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心理咨询》这样的专业,我喜欢文学,喜欢写诗,也尝试写作故事。读的比较多的小说是金庸古龙武侠系列,或者贾平凹世情小说,但最爱张爱玲,那部《金锁记》看了很多遍,看的热泪盈眶,像是自己人生故事的缩影。
后来嘛,参加工作,谈了对象,她信佛嘛,每次睡觉前都要读一段佛经,让当时轻浮的我无法承受,就像念紧箍咒一样,不堪重负,难以忍受,后来就分手了。再找一个对象还是信佛的。这一次结婚了。但依然充满了冲突,感觉各种不自在。我至今还记得带着媳妇去三亚南山寺,她虔诚的拜佛的情境:双手合十,举过头顶,然后放下的时候手心展开向上,放在地上。然后我就站在旁边看,看着她撅着大屁股,那种虔诚的样子就特别想笑。
婚后的生活给我带来了巨大的不适感和冲突,不知道该怎么相处下去。连续找了两个媳妇都信佛,让我多少有了一些宿命感,在这样的矛盾之下,我下决心去研究佛教,去看看它到底是怎么迷惑人心的。
冥冥之中,我其实看了很多佛教的书,包括禅宗的书,但是我不信,我好像更像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看他到底在说些什么。但在看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疑问,就查资料或者在网上找人询问。这个过程也持续了有半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人在学习心理咨询,我当时也不知道这心理咨询到底是啥,只是抱着好奇心想去了解一下。然后呢,找几个人问了,也都似懂非懂,好像是说最直接的路径是自己去考一个《心理咨询师》。我没半点犹豫,直接交钱报名了去学习这个心理咨询——我是我生命经历中为数不多的不抱着怀疑态度直接交费学习的体验之一,这种体验真的无法用言语言说,解释的明白——大约当我有了一些成长之后,也逐渐明白一些最宝贵的经历和收获其实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内涵在我们生命的内核之中,属于“未经感受的已知、未经思考的已知”,也就是说这个智慧属于觉知之外的,属于生命体比较内核的部分,需要进入觉察层面——不带批判的接纳和体验才能发现的真相。我是2013年9月份报名的《心理咨询师》学习,2014年3月份拿到的证书。
关于这一段学习的经历,回忆起来也蛮有意思。我在过往的学习中其实一直不敢用力学习,从来不坚持,一旦坚持就意味着没有才华,意味着跟自己的核心信念的冲突:我母亲就是不断跟我吹嘘她才华横溢、怀才不遇,所以潜意识里我要想打败她,只能用才华打败她,所以我啥都不学,啥都不会,我就是靠混、靠运气、靠赌自己的命运活下来,而且活得也还不错。不过那时候我还意识不到这些觉察,这些觉察都是最近才想明白的。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喜欢嘛,我还蛮用力的,在工作非常忙碌的情况下坚持去学习。因为有时候是晚上上课,下了班就匆匆忙忙往学习班赶,虽也经常迟到,也经常学习到半夜十二点多。这是我为数不多的比较勤奋的一段时间。中间也有一个私心就是,因为学习的时间成本太高了,不要补考,就想最好能一次通过,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如果考不过,还需要补考,一直挂念着总是个心理累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还是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这其中多少有些运气的成分,不过这段经历算是我生命中比较宝贵的财富,这是冥冥之中很认真很用力的一个体验。
考过证书之后,就慢慢的加入到心理圈子里面来,会参加一些心理沙龙什么的。但对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其实没有过多的想法,本质上心里面不信,这个“信”字折磨我半生,当然最终也是在“信”字上突破,这就是后面很久远的事了。
也甚至,因为自己冲突嘛,也想去找老师做咨询体验,但我兜里揣着6000块钱,犹豫了半年也没有找到一个匹配的心理咨询师。这与我报名考证——一点儿都没有犹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面也能藏着我的核心信念:我不能花钱求助别人,这对我来说是不值得爱的表现,我一定要免费,一定要花时间用心思去经营这个关系,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的一个观点来说——我一定要在关系里面去获得“挣来的安全”——这个“挣来的安全”在八年之后的一个午后才真正的姗姗来迟。我开始明白就是那个自己的境遇不出现,门外的有缘人也不会出现。
但无论如何,心理咨询师证书有了,与这个圈子建立了联接,半只脚踏进来了,算是与心理咨询结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