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大人‘好意’的劝说:“你可千万别……”。
父母,长辈,抑或是老师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说出这样提醒的话呢?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打架斗殴,抽烟泡妞。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好管,这一点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识’。
所以,即使有些家长并没发现自己家的孩子有‘做……’的倾向,或是发现明显的证据,只是身边人的孩子做了,或是听说远房亲戚的孩子怎么样了,甚至仅仅是在广播里听到、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个别孩子的极端情况,就忍不住立马把孩子拉到身边,十分急切地叮嘱一番:“你可千万别……”。
我相信有些人,天性本恶。
但有时候,孩子的叛逆,也会被‘利用’。
看起来像是孩子犯的错,事实上确实也是他们做的,但实际上,他们的那些行为,是被身边人,包括长辈,有意无意地‘诱导’,所致。
有这样一种情况,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你可别跟你爹/老爷学赌博。”
有的孩子会很乖巧地回复:“嗯。我不会的妈妈。”
有的孩子会敷衍地回复:“行了,我知道了。”
也有的孩子会直接当没听到,转身离去,之后忘得一干二净。
但不乏有这样的孩子,他当场可能听不懂他妈妈在说什么?因为这本就不是他想做的事情,他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跟他说这些。
这时候,青春期的他和妈妈的关系有些微妙,他可能会觉得妈妈的话不是提醒,而是确认。
为此,他可能有以下心理活动:“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呢?是我做了什么让你觉得我可能会是那样的人嘛?可我什么都没做啊?而且我从来都没想过赌博这件事,你为什么要提醒我呢?无凭无据,你这是在侮辱我你知道嘛?下次再这样无中生有,你说不要,我偏要。我本来就对赌博毫无兴趣,但既然你提醒了我这件事,就别怪我真的去做了。”
是的,或许是因为孩子很敏感,还高自尊,他没做过的事情,哪怕只是提醒,他都会觉得你是在怀疑他确实做了,或是觉得他肯定会做这样的事。
做父母的,是如何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判断自己的孩子在不确定的将来,一定会做些什么,一定不会做些什么,并给出适当的建议呢?
有些提醒,又真的,只是‘简单的提醒’嘛?
心理学中,安全感是心理需要的第一要素,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从父母特别是母亲那里获得的。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悖论。
对于童年没能从父母那里建立安全感的人,他们嘴上说的和潜意识里的真实想法可以是完全相反的。
比如,家里有个赌博父亲的女孩,因为父亲的赌博,让她和自己母亲的生活一地鸡毛。
每次父亲输了钱,回家被母亲一说,不反省,反而还说:“我就赌了,你能拿我怎么地吧!没钱你们不是也没饿死嘛!”
不能挣钱的母亲很无奈,年幼的女儿更无奈,这种无助感充斥在女孩的整个未成年时期。
每个人都怕死,都有‘死亡恐惧’,只是程度不同。
但女孩最终还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存了下来。
女孩长大后,下定决心,一定不能找一个跟父亲一样的人。
于是,婚后,一直关注着丈夫的行为,试图找出他赌博的蛛丝马迹。
这时候,如果丈夫曾有个不错的童年,那他心理年龄上将会相对成熟。
他会知道妻子说的是对的,所以根本不碰赌博,哪怕妻子仍旧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他也只是觉得有点烦,但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久而久之,每每丈夫晚归,而妻子却一直都未发现丈夫任何的‘犯罪证据’时,对妻子来说,没有喜悦,反而会是‘失望’。
当然,如果丈夫因为妻子喋喋不休产生逆反心理,就是要和妻子对抗,真的去赌博了,那妻子很可能会很兴奋,并说:“你看,被我发现了吧,我就知道你是这样的人,我说对了吧!”
这时候,儿子出生了。
孩子还小,又是男孩,父母都很宝贵,可母亲总是在担忧。
但庆幸的是,儿子会给自己很多回应,大多数情况下也都很听话,不像丈夫,总是固执己见。
终于,迎来了孩子的一个重要的时期,青春期。
作为母亲的她觉得,这是个最好的时机。
于是,在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晚上,吃完晚饭,没多久,母亲来到儿子面前,毫无征兆地脱口而出那句话:“你可千万别赌博。”
儿子愣在当场,眉头紧锁。
母亲看不见儿子脸上的纳闷,因为她一说完,就满意地转身离开了,终于,她的任务,完成了。
孩子天生倾向于回应自己的父母,甚至是父母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他们自己的潜意识。
可青春期的孩子又是迷茫的,他们想挣脱父母的控制,找到自己能掌控想要去掌控的方向。
可对于一些有心理问题的父母来说:“我说的不要,潜意识里,其实是要。因为那是我所熟悉的场景和体验模式。我的父亲如此,我的丈夫如此,我的孩子也要如此,这样,我才能找到熟悉的感觉,这样,我才能有安全感。”
于是,父母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他们嘴里的‘别去想那头粉色大象’,清清楚楚地出现在了儿子的脑海里。
孩子一边帮父母实现‘他们对自己的期待’,一边因为反抗而内心痛苦、纠结、挣扎。
最后,在强势的父母面前,无经济能力的他选择妥协,做了他母亲‘最不想’让他做的事情。
是的,是不是看起来匪夷所思,但这确实是不可否认的,在悄无声息下,真实发生过的‘心理’事实。
从小生活在赌博父亲阴影下的女儿,理智上,是想彻底逃离、摆脱这样的父亲的;因为时常饿肚子,又不得不面对死亡恐惧;可在心理层面,即使是这样的父亲,即使是这样的家庭氛围,也是她独一无二的童年。
痛苦,但是熟悉,是的,未知也让人恐惧。
最终,她活下来了不是嘛!
如果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她已经有经验了,她相信自己能比和父亲在一起时更好地活着。
她的经验,要有用武之地。于是,对赌博的痛恨,成了她所熟悉的安全感的来源。
她身边需要有一个赌博的人,像他父亲一样,这样她就能继续抱怨对方赌博,继续痛恨赌博,然后才会更有动力地积极地活着,就像她小时候的行为模式一样。
甚至,还能在经历丈夫,经历自孩子的赌博后,自己的生存经验会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这时候,如果那位母亲还是一位完美爱好者,那她将会更加有成就感。
一切,都是她所熟悉的,所以,痛苦,也是快乐。
这时候,我就有些理解了这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只是说有这种情况存在,不是说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