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夜停电,操场跑步回来,找出一截蜡烛点上,颇有几分烛光晚会的浪漫。
点开手机,发现下午开了半天的会,没顾上充电,电量只剩下寥寥无几,原本举着手机写日记的习惯,也没法惯性延续下去了。
好多年了,家中电视只看央视13的新闻和11频道戏曲,电脑晚上是从不面对的戒律,电热水器没法使用也不成问题,年轻时坚持冷水浴的自身功底还在,至于黑暗和寂寞嘛,小时候独自上学走夜路的过程中,已经克服了心理上的畏惧,反而成了我成年生活中的安静享受,似乎唯有黑暗和寂寞的沃土,才有从容淡定的基础。综上所述,偶尔的停电对我毫无打击。
二
酷热在立秋后卷土重来,我也不怕,坐在家中,心静自然凉爽。
拿起书架上摆设了很多年的一柄绢扇,摇啊摇的把自己摇进秋凉。
无事可干,拿起书桌上的铅笔,在本子上乱语。
涂画了一阵,欣悦之感如一豆灯火,自心中慢慢升腾而起。烛火便也成为了黑夜里的多余,索性吹灭了蜡烛,于黑暗中偷着乐地享受静默。
有多久没有这么早上床休息,闭上眼睛,不再关注身外,只是反观自己。
想小时在乡村,每当夜色漆黑,便安然睡去,盼着清晨的光明一睁眼就能降临。而今渐渐何时,耽于都市夜色中的形形色色,手机、电视、电脑,觥筹交错、茶馆影院K歌、酒吧舞厅、洗浴按摩,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迷醉于深夜不睡的虚空渴望里,不愿闭目合眼,似梦非梦,早晨起床,昏昏沉沉又一天,周而复原。
三
以蜡烛照明的夜晚,看着烛身一点点地消耗逝去,不由得令人珍惜自己的时间,珍爱自己的有生之年。断不会挥霍有限的一截时光。
而摁下电灯开关的每个瞬间,轻松便利地让人误认为一切都是那么的得来容易、充足无限、源源不断,电力、资源、时间、快乐,甚至自己的生命。
究竟何时开始、是什么诱惑,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贪婪、贪婪而不自知,贪婪而不畏惧?!
或许一年之中,需要几个断电的夜晚,点燃一盏烛火,甚至连烛火也不可得,就像徒步远足在山野之间,只有月光明净洗心,星空清澈清凉,萤火的诗意闪烁。如此简单,却又无比豪奢。
在自然和静寂中,用思想的绳索,打捞沉坠在深不可测的贪欲沟壑中的自我。
四
手中的绢扇,是许多年前2块钱从苏州买回的,一直放在书架上做了摆设。虽有些微破损,倒也没舍得扔掉,没想到今夜得用。
最近“断舍离”的话题在朋友圈中颇为流行,停电,大约也可以算作一种“断舍离”吧,我觉得。
扔掉家里的东西,是物质层面的断舍离,精神层面也需要断舍离,比如,克服自己的贪欲,举个好消化的栗子,我衣柜里有很多这个夏天还没轮到穿上身的裙子,看见橱窗里的美衣仍是心动,这个时候就需要果断地掐灭带它回家的念头,嗯!断舍离。
五
梭罗在瓦尔登湖边选择一种生活,他的行为和思想,决不是开工业革命的倒车,我觉得,他只是想要验证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也可以达到更高层级的享乐,仁慈的大自然,不仅可以养活我们,还能让我们生活的更加诗意、更加精神。如果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疯狂索取、破坏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那么所有的物质享乐,都是舍本逐末。
东方的陶渊明和西方的E.B怀特,是我最为喜爱的两个文学家,不仅是他们的文章,还有他们置身于大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都市生活久了,也需要将自己放逐在大自然里,来一次精神上的断舍离。站在山巅,遥望俯身在名利的烹油热锅边沿熙熙攘攘争夺的人海人山。有时梦醒,竟会惊出一身冷汗。
六
静夜静思,免不了再掉掉书袋子,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大约就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所以要有所取舍。
于是速速将自己的思想也掐断,空空如婴儿初生,甜甜睡上一晚。
因为生活,因为上班,多数文字都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打了腹稿,办公室和家里的空余时间里组织整理,难免草草。所幸天性喜欢写写画画,也就不以为累,反倒是拯救了自己的许多无聊空虚。
感谢所有耐心阅读的朋友,一路上有你,我愿意这样继续下去!
配图:野地美树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