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葬人称为过白事,其过程还是很复杂的。首先选一个总管,称为理事。再由理事安排其他人员,比如礼桌上有记账、收礼金、招待客人等人员;茶水摊有倒酒、烧茶、发纸烟的人员;客棚中有安客的,餐桌有看客的、端盘上菜的,打扫卫生等人员;有大厨及负责做菜的;有司仪负责礼节的;有专门负责乐队的;有管电管水的。乍一看乱哄哄的,其实是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任、有条有理的。
出殡这天早上,所有帮忙的人都早早地报到,然后吃早饭,早饭后首要任务就是开始迎纸。
逝者的娘家人及女儿给逝者打纸花,这个纸花有十二杆的,也有二十四杆的,有硬纸,花纸圈中有各种纸制的人物造型。也有软纸,各种颜色的纸钱串连在一起,很是好看。过白事只要唢呐一响,打来的花纸并排给门前一挂,气氛一下子就喧染起来了。
杨秀琴娘家的兄弟们给她送来二十四杆纸,一大清早就来到村子的路口等待迎纸。
郭君儒头戴较长的孝布,身穿长袍孝衣,腰间系着草绳,脚上拖着白色的布鞋,他双手拄着柳棍,在司仪的带领下,在乐队的伴奏下,来到村口开始迎纸。
他们一行人来到客人面前后,司仪大喊:
“扶杖泣血路难行,十字路口把客迎,纸线送来千千万,化成冥币万万千。孝子行礼,打躬——。”
郭君儒双手平举柳棍高过头顶,然后弯腰鞠躬。
然后,司仪拖着长长的腔调又喊:
“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打躬。”这个动作反复三次后,客人还躹躬礼。每次迎四杆纸,直到迎完,反复进行着以上的礼节。
迎完纸后就开始迎食箩。户族中的女客越多,抬来的食箩就越多。所谓食箩,就是木制的、较大的长方型木盒子,共三层,上面加个盖,一层一层垒起来装在一个木架之中,第一层装一席饭,做得很是精美。第二层装献祭馍,做成各种花虫鸟兽及福禄寿禧等文字图案。第三层装香蜡纸裱等祭祀用品。每当食箩的盖打开后,就会吸引好多人来围观欣赏。
迎食箩的礼节和迎纸的礼节是同样的。
食箩迎回后停放在大门口,就开始献饭。食箩中的每一件礼品都要用木盘端到灵前,递到下跪的孝子手中,孝子接过礼品举过头顶一拜,然后放到灵前的供桌上。食箩中的礼品献完后,抬食箩的客人要到灵前祭拜。这个过程是比较慢长的。其他客人则拿着烧纸,前往灵堂前祭拜完后,再到礼桌上随份子钱。
中午十二点时,郭君儒家门前挂的纸幡迎风飘荡,花圈金斗摆满了门前的每个角落,唢呐洋号队齐奏音乐,前来的客人,哭的哭,笑的笑,说的说,唱的唱,相互问候,已是非常的热闹。此时也正式开席筵客。
孝子的舅家客是重要的客人,开席前,孝子在唢呐的伴奏下要行大礼请,舅舅要坐在首席的上座,只有舅舅安坐后,才能安排其他客人入席就坐。所谓女凭娘家,儿凭舅家。
入席前,杨秀琴娘家的客人站成一排,郭君儒行礼,唢呐奏乐,司仪喊到:
“人生短暂几十,相见时难别亦难,春春蚕到方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孝子恭请舅家大人入席用餐,乐起——。”
当所有的席口都坐满客人后,正式开席。司仪领孝子行答谢礼。司仪说道:
“青山不老依旧在,人生几度夕阳红,老人辞别人世间,亲朋好友来祭奠,淡酒薄菜来招待,礼节不周多包涵。”
孝子行答谢礼。司仪喊道:“乐起——。”
杨秀琴丧礼整体进行的很顺利,但中途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任长贵和任宝宝来到礼桌的前面。执事人员很热情地招待了他父子俩人。大伙都以为他俩是来随礼祭拜老人的。
水烟客看到后说:“你俩人还有脸到这儿来?”
任长贵说:“我怎么没脸来?我来是收份子钱的。”
水烟客说:“你母亲在世时,你夫妻俩将她赶出家门,对老人不尽孝心,老人殁后你又推脱责任,不安葬老人,你凭啥来收份子钱?”
任长贵说:“你要搞清楚,今天埋葬的是我妈,大伙都是冲着我妈来随礼的,这都是我母亲生前给人家随了礼,人家来还礼的,你说我作为儿子,该不该收这礼钱?”
总管过来说:“你姐夫操办这丧事也花了不少的钱,客人中也有你姐夫交往的人,你把礼钱若拿去了,今后若客人中谁有个事,你姐夫还要给人家还礼。世上这礼钱是礼打往来的,谁若赚下这个礼钱,谁就失了君子。”
任长贵说:“我不管那么多的事,今天这就钱我收定了。”
总管又说:“我给你出个主意,礼单中属于你家的客人随的礼全归你,剩下的就归你姐夫。”
郭君儒来到了礼桌前,水烟客对他说:“打他,你给我用柳棍狠狠地打他。”
任宝宝从怀中掏出一把尖刀说:“谁敢打,我就宰了谁,今天埋的就不是一个人了。”
郭君儒对任长贵说:“你要礼钱,你不会背地里和我说,你看你搞得大家都知道了,咱多么的没面子。今天这个礼钱你就全部拿去吧,你今后好自为之。”
杨秀琴的娘家叔感叹地说道:“啥地里长就。啥庄稼,啥家庭会就教育出啥孩子来。”
说也奇怪,晴郎的天空,地上无端的生起了个旋窝风。该旋窝风在郭君儒门前的大路上旋转着,当任长贵和任宝宝离开时,那旋窝风就跟在他俩人的身后向前移动着,他父子俩见状就跑了起来,那旋窝风一下就变成了龙卷风,将他父子两卷在了风的中心,龙卷风将地上的尘土、杂草及树枝、杂物都卷了起来抛向天空。
他父子俩被杂物扑打得不辨东西南北,眼睛都睁不开,连呼都感觉到困难了。
任长贵大声地喊到:“我的妈呀,我的妈——”随着任长贵的喊声,龙卷风慢慢地变小了,被抛的天空的杂物也开始慢慢地散落下来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大伙看到这一现象都惊悚不已。
筵席结束后,咚、咚、咚,响起了起丧的鼓声。第三遍鼓声响后,负责抬丧的八位青年,便精神抖擞赤膊上阵,他们将杨秀琴的棺柩抬出大厅后,放在大门前的灵车之上。郭君儒手拄柳棍,头顶着孝盆也随棺柩出来了,女客们一个拉着一个的后衣,掩面大哭也出了大厅。
灵车前摆放一个供桌,供桌两边摆放有金童玉女的塑像,供桌上摆放有香炉、点燃的大蜡烛以及供品,供桌前的地上摆放有孝盆。
司仪走上前来喊到:
“孝子祭奠,乐起——”
郭君儒起身上前行三叩三拜之礼就开始献饭。这席饭是杨秀琴家人抬来的食箩,是很重要的,要随灵车到坟墓上去,撒在坟墓土堆的周围,意思是杨秀琴再吃娘家最后一顿饭。
司仪将食箩中的祭品一件一件地取出来,递给在灵车前下跪的郭君儒手中,郭君儒双手举过头顶弯腰一拜后又递给司仪,司仪又一件一件的摆放在供桌之上。
献饭结束后,杨秀琴的娘家叔走上前来说:“我简单说几句话,我了解到我侄女杨秀琴生前的生活以及她死亡的经过,让我很寒心,亡人盼土,以前的事我就不多说了,当然这也有她把孩子过于溺爱,把自已的家没有经营好的原因。
我今天重点要说的是,在我侄女生前,她的女儿女婿对她尽到了孝心,两个娃表现很好,今天的葬礼也办得很周到,在这两个娃身上,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孝道精神,他俩为后生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和几个他舅商量决定,今天给郭君儒、任不爱两个娃搭个红,用以表彰两个娃的孝道精神,希望别的后生能向他俩学习,善待自已的老人。”
杨秀琴的叔将两个大红被面,披在了郭君儒和任不爱的身上。郭君儒和任不爱跪在地上说:“舅爷大人、舅舅大人,请原谅,我俩人没有伺候好我妈,没有尽到孝心。”
司仪大声说道:
“树有根水有源,儿女不忘养育恩,孝敬老人很周到,十里八里把美名传。”
郭君儒身披大红被面,向灵柩再拜,向现场的宾客致谢,他感到这是一个崇高的名誉,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
接着司仪按照辈份的大小,在棺柩前点纸祭拜,作最后的告别。
祭奠结束后,司仪说道:
“老人辞世升了天,
今日出殡入土把身安,
天地日月含悲情,
唢呐声声送亡灵,
安渡亡灵到九天,
天宫新添一神仙。
一路走好,荣归佳城。
起柩——。”
亲人们抱着金童玉女在棺柜前引路,送葬的队伍举着二十四杆纸,左右两边各十二杆护着棺柩,所有的孝子都手牵着大绳,拉着灵车缓缓地前行,郭君儒头顶着孝盆跟在棺柩的后,他走到十字路口时,将头上的孝盆摔碎。
所有的亲戚朋友们都手拿着花圈、金斗、烧纸跟在棺柩后送行,直到坟墓。整个送葬的队伍,纸幡飞场,鼓乐喧天,哭声一片,浩浩荡荡。
在灵车出发前,任不爱爬在地上大哭道:“娘啊,我舍不得你走,你今日出门我再也等不到你回来了。
娘啊,我舍不得你走,你今日一走,我再也看不到娘的身影,听不到娘的呼唤了。
娘啊,我舍不得你走,你今日一走,我再也享受不到娘的关爱了。
娘啊,我舍不得你走,我今生还未报答娘的养育之恩。
娘啊,我舍不得你走,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中无病又无灾难……”
母爱是无私而伟大的,只有母爱,世间才能繁荣与发展。母爱是所有生命的起源和开始,母爱也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法则。
曲终弦断人散尽,
繁花落后一场空,
殊途同归人生路,
黄土堆下化灰尘。
马猴后来患上了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她请了个神婆看病,神婆给她讲:“你婆婆的阴魂在你身上作祟,只有将你婆婆的阴魂送走,你的身体才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