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过喜欢自己的人生,你的讨厌与我无关。
正在自卑、迷茫、困顿,这些情况下裹足不前的人, 希望有人能指引你前行的道路,那么解开你心中谜团的钥匙来了,它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本书通过对话方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给你力量,让你找到获得幸福的能力。
岸见一郎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纸笔和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
古贺史健,自由作家,以对话创作见长 ,出版过许多商务或者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 。
本书通过对过去的束缚、人际关系的烦恼、远离干涉你的人、 人生终极目标,这四个部分来阐述要有改变的“勇气 ”才能改变现状。
过去的束缚
对于这个问题,弗洛伊德的决定论是这样解释的,曾看过一篇文章,母亲去学校接打架的儿子,在车上母亲一直在说她儿子, 这个儿子听的特别不耐烦,就让他妈妈停车, 他妈妈把车停下来,结果这个孩子自己搭车回家了。
这个孩子如此对待他妈妈的原因是,他不接纳自己,不接纳的原因是他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
如果再追根溯源,就是来自家庭和社会,一切因果已注定,这就是原因引起的结果,这就是决定论 。
站在阿德勒的目的论角度讲, 这种因果解释就会倒过来,是因为他想报复他的母亲,所以他才和同学打架,这与他的家庭与经历无关。
他之所以打架是因为他觉得打架是对的,曾经不被接纳是心灵上的主动选择, 以此来解释自己的冲动行为。这个结果与原因无关, 这就是目的论 。
同一件事情,两种视角,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这是自己的目的因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诠释。
如果一味的用过去原因解释现在,什么也改变不了, 只有将它解释为目的, 才能勇敢的选择自己的路,这也是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观性 。
人际关系的烦恼
人际关系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避,只要是人你只要一出门就会遇到事儿,这主要看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犹太教义中有这样一段话:10人当中有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会批判你 ,10人当中也有两个人可能会成和你成为朋友,剩下的7个人两者都不是 。
现实中,再圣贤的人也会被人讨厌,但很多人很多时候却只关注那个唯一讨厌自己的人 ,并认为所有的人都会讨厌自己。
之所以会这样,是我们心理上无法接受有瑕疵的人际关系,也接受不了自己被讨厌的事实 。
远离干涉你的人
前段时间,社区组织小学生看了一部《我和世界不一样》的电影。
它讲述的是天生没有四肢的残疾人力克.胡哲抱着对生命的希望,永不放弃的理想,通过努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不仅学会了骑马、打鼓、游泳,还拥有了两个大学学位,是一家企业的总监,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了奇迹的故事。
因为身体残疾导致了很多事情做不了, 可是我们不能过度的在意我们没有什么?而要把关注点放在我们已经拥有什么 ?我们还有什么没有做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梦,在追梦的路上,不要想寻求认可 ,也别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把自己和别人分开,你才能轻装上阵。
如果一味的关注认可,会迷失自我, 要有活出自我的勇气 ,因为我的人生永远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
人生的终极目标
那就是生命的意义?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先是体验,然后再去观察和感受 。
这也是阿德勒所说的 ,“生命的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的”。
无数人的无数个此时此刻,会有无数种意义,那些热爱、拥抱、 感恩 、寻找 、奔跑、跳跃 、欢乐的泪水 。
那些花草、树木、小溪、 山川、河流、 一次倾心的对话、一部电影、一本好书 、一场运动 。它们都可以是完美无缺的意义 。
认真、热爱、积极的心态就是我喜欢的最好状态,我们也要尊重其他意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