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32012 丁丁
今天利用午休时间,读完了绘本之力的最后部分,关于三位大师对于绘本之力的讨论部分,现在分别从几方面来说说看完三位大师的讨论后的感想吧!
在“对大人而言,绘本到底是什么”的讨论中,三位大师都强调绘本,也应该非常重视是大人阅读的问题,不管是读给孩子听,还是大人自己读,建议多重读,反复读,可以从心灵上去触动。对于大人而言,绘本也是珍贵的精神食粮。
在“传统文化中的绘本”和“如何组合文字和绘画”中,了解到日本的绘本文化开始得比较早,发展也比较快,在当今绘本的领域中,优秀绘本也比较多,以及从绘卷的打开方式来设计绘本的横向呈现方式,到现在的得到大家的赞赏和认同。还提示我们,可以延展绘卷的可能性,就是绘本之力,可以通过画、手工等举办比赛,拓展绘本和绘卷的可能性。
在“语言的重要性、作为表现灵魂现实的媒介、用照片制作的绘本”等几篇对话中,知道绘本创作无论是从语言、图画等,都是从孩子的心来考虑较多的,因为孩子是客观地理解故事,在给孩子写故事时,一定要写得如在眼前发生的一样。在绘本的编辑创中,也可考虑到地方的民间故事,如何更好的创作好民间故事,也是很了不起的。用写真的照片创作,可以更好地记录当时的真实性。所以,在绘本创作上,可以丰富多样的特色出现。
后面几篇都是在讨论对绘本的体验情况,一定要注重重读绘本,建议不用早期识字,通过绘本的读图,让孩子的思维不用这么固化和局限。在绘本的体验里,用耳朵听语言体验最为重要,所以,要多读绘本给孩子听就在这理上了。后面的面对死亡的工作和绘本与恐怖,主要是从童话故事的角度去阐述,如桑达克的绘本,基本是与现实抽离出来,想像和心理出发,创作和编辑的。
在“将体验普遍化”中,告诫我们,在读绘本时,不要带有强制性的教导姿态。让听者和读者通过绘本,自然的内化,接受当下的好的和不好的事件。
最后,在留给二十一世纪的绘本中,提出了更高的希望,相信编辑和绘本创作者,都能从绘画和以自己的体验为根基出发,创作更多更好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