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影院看了场电影。简友水老师说看电影也是儿时的回忆,我说那时是露天电影。“露天电影”这个词一说出来,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儿时的记忆中。
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很枯竭,就是靠放映队一年来大队放几场露天电影。
我们这个大队有十七个生产队,人很多,每次放电影的场地一般安排在一个靠近马路和小河的很宽阔的大队的晒场上。这样全大队的人都可以来观看。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只要听说村里要放电影了,放学回家后,首先和同学跑去晒场转悠。看看有没有放映机箱,再看看有没有两根并排的粗竹竿,中间用绳子绑上一块白色的大幕布,将它撑起来。每当看到这个银幕象船帆一样竖起来的时候,我的心里往往有一种莫名的兴奋。那个银幕仿佛是是我梦想之舟升起的白帆,使我对一个未来的光影世界憧憬不已。
看过现场,便立刻飞奔回家,扛上长长的板凳来到场上,找准靠近中间放映机的最佳位置放凳子占好地方,不过每次去,那些黄金地段早被别人抢走了。所以有的时候只能靠边靠后了,但看的时候由于个子矮,只能看到别人的脑袋和后背,只好站在长凳子上面看。有时实在没办法,也有坐在银幕前面的地上看,不过抬着头脖子都酸了。也有时候去银幕反面看反电影,虽有点不适应,也凑合着看。
火辣辣的太阳落下山后,村民们都来到了电影场,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叫声笑声吵闹声嘈杂。“啪嗒”一声,放映员打开铁箱子上的铁扣,取出片子,开动马达,调试放映的镜头焦距,灯光亮度和音响效果。全场顿时一片欢腾。有时候,我会围着放映机看个究竟,这么个箱子里到底有什么,会有电影放出来,感觉好神奇啊。
刹那间,一束白光打在前面的银幕上,银幕的下方顿时挥舞着一只只欢乐的手影,每个手影的舞动都蕴藏着欢喜雀跃的心。“开始放电影了。”随着放映员的宣布,放映机前的白炽灯就熄灭了,全场的嬉戏打闹声也随即消失,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场面很快由喧闹转为寂静,只有放映机“哒哒哒”转动的声响,一束强光照射在银幕上小小的飞虫在放射状的光柱里跳舞。
大家聚精会神地看着银幕,那时候的电影大多数是革命题材的,也有时放点戏曲什么的。大多数片子都是八一制片厂呈现,每次当这几个字幕出来,都会引起全场的唱彩和欢呼。电影的音响比较响,音乐优美,几里外的地方都能听到。有《西游记》、《闪闪的红星》等电影,我们知道了许多英雄人物,对人们起到了积极鼓舞的作用。
露天电影由于是开放式的,所以四面八方的人都会赶来,不怕蚊虫叮咬,有光膀子的,有勾肩搭背的,有抱着小孩的,有扇着蒲扇的;或站或坐或蹲。小跑前跑后,少男少女们则在角落里拉手约会的好时机。最让人开心的是,那时没有零食吃,但到了放露天电影那天,父母总会开恩给我们一点零花钱,买一包一毛钱的用旧书纸或报纸包成的像个粽子模样的炒瓜子,或者可以花五分钱买一支冰棍尝尝。所以大家异常开心,这或许就是露天电影的魅力所在吧。
一直到电影结束,放映员收拾电线器具,暑气已退,人们才恋恋不舍地扛起长凳回家睡觉,场上留下一堆堆垃圾。但是电影的话题就成了这几天人们滔滔不绝的内容了。
如今,露天电影已经销声匿迹了,各地都有了高档的影院了。但是回想那时的情景,心中还是无比激动,因为它承载着我童年温情而快乐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