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做读书笔记是针对一本书去做,还是根据主题打乱书架构几本书融合成一个读书笔记?
我的回答是:
这是两个问题,取决于做笔记的目的以及用途。
1、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让知识穿过你的身体”(罗振宇),让你能“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作者奥野宣之),所以,读书笔记的目的,是提取手头正在读的这本书的逻辑脉络和亮点,达到提炼、代替原书的目的。
2、通过读书笔记归纳出来的信息,因为简洁明了,可以反复阅读,然后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更组合和发酵而成为新的创意。感想和联想,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组成部分。
3、“根据主题打乱书架构几本书融合成一个读书笔记”,是不是因为要做主题研究而进行专题阅读,所以才有这样的诉求?总之这是一个升级版的读书笔记。
4、事实上,一份优秀的读书笔记,刚好需要去找到相关主题之下,其他书上的观点和内容,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传承及发展、认可或反对、相同和不同之处。当你累积了足够多的信息,某种程度上,你已经可以与这些书的作者对话,甚至超越他们,那么这份“融合”而成的读书笔记,将会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所以,针对一本书去做读书笔记,或者根据主题打乱书架构几本书融合成一个读书笔记,是做读书笔记的两个层级,后者是前者的升级版。
以上,是对于提问本身的回答。但说到笔记,其实还有一些想说的。
1、关于同一主题读书笔记,耶鲁大学有一门课叫Global Politics,全球政治,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一门读书课,一学期12周,教授就拟了12本书的书单,都跟全球议题有关。学生们每周读一本书,在上课时讨论。他们的方法是:根据书的结构,抓住主题,列出大纲,层层分解。
2、大学和大厂都喜欢在笔记的格式和套路上卷,比如东京大学笔记法将读书笔记分成板书、发现点和总结三部分,埃森哲公司的笔记分成题目、重点和行动三栏,而麦肯锡公司的笔记采用的是“空(现象)、雨(结果)、伞(方案)”结合的方法,这种“三栏式读书笔记”,三个模块大同小异,都是梳理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好处是规范,坏处是费纸。
3、我们比较习惯的读书笔记是在书籍的空白处随手记录,毛泽东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在一本小册子上的批注比原文还多,木心的古典文学修养,主要来自在老家读茅盾书屋的收藏,而他最看重的,是“茅盾在圈点、眉批、注释中下的工夫”,也就是他写在书上的那些读书笔记。
4、读书笔记的天花板可能要数钱钟书的学术代表作《管锥编》,基本就是读书笔记的合集,主要内容是评点各个时代的典籍文章,包括文学鉴赏批评、考据、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用文言文写的,还夹杂了好几种外语,旁征博引,还经常流露出钱氏幽默的性情。
5、有人诟病钱钟书写的都是零碎片段,没有构建宏大的结构,殊不知后者正是他反对的。《管锥编》英文译者艾朗诺教授认为,“严密周全的思想系统经不起时间的销蚀,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然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所以钱钟书才使用这样的体例。
6、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做读书笔记,也就是用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看到的、想到的知识和思考砖瓦,来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