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都称为炎黄子孙,可炎黄二帝也是有母亲的,那么他们的母亲是谁,历史上有没有关于这两位伟大帝王母亲的记载?或者说她们有没有给后世带来一些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的记载是有的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另外炎帝母亲也有女登和天之妹两个别称。
通俗的来讲这句话就是神农氏,姓姜,母亲叫任姒,是有蟜氏的女儿,女登嫁给少典做了妃子,有一天女登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
那么女登对后世的影响有没有呢?
相传女登生下炎帝后由于炎帝长着牛首,被少典视为怪物,于是放逐了炎帝和母亲女登,而女登以前的部落本是养蜂部落,被放逐后就以流浪养蜂为生。待炎帝成年后在宝鸡姜水附近发展了自己的部落,史记“炎帝以姜水成”。
据说,当年炎帝当上部落首领后,在正月二十六这天回到母亲居住的现陕西省宝鸡凤翔槐原村,准备带着母亲外出享受天伦之乐。然而,炎帝母亲女登因自己年事已高不愿外出,于是,炎帝抬着母亲在村子里转了三圈,以示对母亲的孝顺。后来,槐原村的后人为了纪念炎帝和其母亲女登,便在当年村子里炎帝抬着母亲转圈的地方修建起了一座庙宇,庙内供奉着炎帝母亲的塑像。
由于当年部落之间战乱不断,人们白天忙于生产,夜里还要参加部落之间的斗争,而槐原村当年的人口太少,为了在夜间参加战斗时显得声势浩大,人们便发明出排灯,让参加战斗的家人带上小孩子,虽然小孩并不能参加战斗,但在漆黑的夜色中,整个村子都会显得声势浩大。参加仪式的村民们高举排灯有序地从各个村子出发,向供奉女登的庙宇汇拢,而队伍前方有一支锣鼓队名曰“战鼓”。在暗夜里排灯队伍缓慢前行,仿佛一条舞动的火龙,人们边走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待每支排灯队伍来到庙前,由领队人进庙叩拜炎母女登像,门外再燃放鞭炮,锣鼓队表演完后,排灯队伍在庙门前转一圈再走到村口唱戏的舞台边,整个仪式结束。
此后,后人为了不忘炎帝孝顺母亲的故事,就在每年的正月二十六都举办祭祀活动,而活动前一天的夜里,人们都要举着排灯在村子里绕着供奉着炎帝母亲的庙宇走上一圈,既是为了追忆炎帝孝顺其母亲的故事,同时也是教导现代人不忘孝道。
如今,当年的槐原村已演变成了槐岭村、槐中村、西槐村、槐北村4个村落,而对于当年炎帝孝顺其母亲的故事仍在民间口口相传。每年村里集中举办“女登会”,来参会的人数数万,村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排灯数量也在数千盏以上。
每年的正月二十五日晚,槐原村各队每户人家都要像举火把一样高挑着灯,成群结队地去女登祠祭祀炎母。在晚八点左右,天色已完全黑下来,散落在旷野中的村落里不约而同地亮起了排灯,人们从四面八方,挑着排灯,敲着锣鼓向女登祠汇拢,黑暗中一条条火龙在田野中游动。礼炮声、鞭炮声、鼓镲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村中不时腾起的焰火,为寂静的乡村夜晚凭添了热闹的节日气氛。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排灯会”上演了。排灯会的形式简单而朴实,每个队来到庙前由领队人进庙叩拜炎母女登像,门外燃放鞭炮,锣鼓队即兴表演一段鼓乐,一村村、一队队按到达先后的顺序献艺。在所有的“演员”中没人指挥,所有村民的行动都井然有序,全套的排灯会演下来要持续两个多小时。
排灯是当地人手工制作的一种灯具,由灯架和手柄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灯架通常是一个木质的架子,有方形或八角形,多为方形,灯架上部大下部小,灯架内部固定一个蜡烛。灯架下方通常有一根木棍用作手柄,木棍可自由拆下。相传在古代战争时期,排灯可作为照明用,拆下灯架下的木棍,同时可以用作战斗。灯架外通常用白纸包裹,在白纸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寄托美好寓意。
谁家做的排灯漂亮,那就说明谁家娶的媳妇心灵手巧。当年为了参加战事而形成制作排灯的习俗,流传至今已变成一种精美的工艺而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