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一、南辕北辙,教学目标“失本”。二、纸上谈兵,教学方法“失策”。)
三、急功近利,教学过程“失色”。
目标的失误,导致学生写作过程失去色彩,没有趣味。
以考试为目标的写作教学过程,基本模式是:教师方法指导—布置文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课堂讲评。这一模式,僵化无趣,如果老师基本功好,还可以通过生动的课堂,多样的批改方式增加一些趣味。
但有几个不利条件,注定这种教学模式是没有色彩的。一是学生多,一个老师要教两个班一百多个学生,作文的批改与指导,就只能是蜻蜓点水走过场。二是课时不够,本身教学内容多,学校又特别多活动,再加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的复习、考试、讲评。能留给学生充分展开写作训练的时间基本没有,老师只能忽忽走过场。三是考试繁多,成绩压力巨大。我曾几次拟定丰富的学生写作计划,安排海量阅读、读书分享会、电影评论会、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但每个月一次考试,考完成绩一排名,领导找你谈话,家长给你提建议。我不得不取消原计划,为了赢得下次考试,我只有追求短平快的写作方法,一遍又一遍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等训练,一切都以评分标准为写作准则,迎合阅卷老师的眼光为写作目的。所谓文以载道,言由心生,写作没有道的培养,只有术的训练,这一过程注定出不了彩,于是学生渐渐的不喜欢写作文,而能写的学生也只能写出一些假大空的无情无义的僵尸文。
如果可以放弃眼前考试的得失,扎实开展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从阅读抓起,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选好书,教好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写日记,写微博,QQ日志。分享日志,互相点赞。从内容到方法都既贴近学生兴趣,又完成各单元写作目标。写作过程一定精彩纷呈,学生喜欢了写作,水平还会低吗?
四、鸟近拉弓,教育时间“失机”。
飞鸟已经到了眼前,才引弓射箭,显然为时已晚。很多家长往往等孩子到了中学,显示出写作吃力,才开始着急,而解决办法也只是重复高耗低效的学习,显然也是为时已晚。
人的大脑发育有个关键期,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也有一个关键期。我儿子小学一、二年级是在乡下读的,汉语拼音没有过关,进城后,我给他补了很多课,还是不能达到标准。初中生有种病,叫“中二病”,即学生在初二年级,尤其叛逆。这个时候,要想纠正一个孩子的不良习惯是非常难的。我经常把一些优美的经典文章,包括有趣的小说印发给学生阅读。有些学生就读不进去,你问他为什么不读。他回答:“字太多,看得太累。”你要求他边读边思考,就能读出味道。他回答:“说白了,就是不想动脑筋。”这些就是错过了教育关键期的表现。
我国"猪孩"王显凤从小被继父遗弃在猪圈中吃猪奶长大。她学会了在猪槽中抢食、啃草根树皮、扒土、蹭痒。一直到8岁才被人发现,,救出来后,发现她不会说话、穿衣、吃饭,跟猪的习性一样,专业人员运用各种方法对她教育、训练了3年,她仍然只有68的低智商。再好的教育条件,也没能使她恢复"人性",她落下了"弱智"的终身残疾,原因就是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
相反,二战时,一名叫横井庄一的日本士兵,在东南亚大森林里迷了路。他只好独自一人,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可是获救后,他只用了82天,就完全恢复了原来的能力,原因就在于,在他的成年之前,他没有错过受教育的那些"关键期"。
一个人阅读写作的黄金期是在8岁至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在这一时期,就应抓好孩子的阅读与写作,使孩子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抓住这一时机阅读输入的成果,强化写作输出的训练,培养写作兴趣,养成写作习惯,就为今后写作能力夯实基础。
阅读与写作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又是一个常新的话题,因为至今很少有人找到有效的方法。我相信,只要让孩子少年时代就在阅读与写作中徜徉,那他的人生定然能够享受阅读与写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