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婆婆在农村带小孩,第二天是小孩生日,打电话给城里的媳妇:明天小孩生日了,你要我们来么?故事背景,前段时间,婆婆离开城里的时候对媳妇两次说过这话(你要不要我们过来?)媳妇当时回答是:你来我从没赶过你,说这话别人会以为你在这边我对你有多不好似的。所以以后不要说这话了。如今她又说了,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风铎:从你的描述里可以看出来,婆婆对你其实还是满尊重的,跟你互动时,也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这个可能跟婆婆的性格有关,也可能有你的原因。人和人之间除了语言上的沟通,还有非语言信息,你的身心有没有打开,有没有完全接纳这个人?对方都是能捕捉到的。
语言传递的信息只占7%,身体等非语言信息占93%。能量、情绪的传递远远大于文字信息。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爱你”这句话,如果我用恶狠狠的语调表达出来,那一定是不爱。
可以去看一下,你内心对婆婆有没有成见?你感觉到她四处说你的坏话,也许她真的这么说了,那也是婆婆的性格。那么,你是不是因为她说了坏话,所以也对她不好?如果你带着这样的心态,无论婆婆做什么,你都是不欢迎的。即使你的头脑觉得从道德上来说,应该要欢迎、对她好,但心里依然在排斥她。她会感受到,所以她反复向你求证“要不要来?”
其实对于婆婆来说,她内心也很纠结。一方面,她可能确实针对你,因为婆媳关系本来就很难相处;或者她就是这样的个性,对谁都这样。另一方面,她又觉得孩子是离不开妈妈的,需要和妈妈在一起。一方面她觉得是长辈,一方面又觉得得看小辈的脸色。所以,看到老人的不容易,看到老人的性格。一年也来不了几次,同时,她还帮你带孩子。不要说这是你的婆婆,就是马路上的一个老人,也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面对老人,也可以做到内外一致、坦诚沟通。假设她真的说你的坏话,你可以心平气和跟她说:妈妈,我好像听邻居大妈说你说我怎么怎么样,这让我很不舒服,很难过。
只要你没有带着责备、愤怒的感觉,只是表达你的感受,老人其实也是很好讲话的。她没有感觉到媳妇在责备她:“你这个不懂事的老人,你这个老不死的。”她会很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的。
假设你真的不愿意老人来城里,你就跟老人说:孩子生日,在乡下过就行了,我们最近很忙。把你实际的情况坦诚告诉老人。
老人之所以这样问,一方面面对你的态度,她会很难受,一方面她觉得孩子应该见见妈妈,她觉得你可能会想孩子,她是在为你考虑。如果你真的对她有不舒服,你可以去表达。
Y:你说的挺对的,确实对她是有成见的。因为家里发生很多吵架的事是她引起的。
风铎:夫妻之间因为老人吵架,因为本来是两个独立的人,观念在磨合,老人又插进来,可能确实会比较难处理。
老人在媳妇没有进家门之前,可能和儿子无话不谈。当新的人,也就是媳妇,进门之后,破坏了旧有系统的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会慢慢的构建一个新的平衡。
看到矛盾,就去直面这个矛盾,坦诚沟通,能够减少这个新的平衡建立的时间。当矛盾出现,你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坏事情,也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好事情,因为这个事情缩短了新的平衡构建的时间。
Y:私下也跟她说过这样的话,她极力否认。会给人口是心非的感觉,所以其实就是在有成见的情况下才发生的。
风铎:你私下和她沟通的时候,留意一下,你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带有责备、追究的状态,还是中正、中立的状态?
至于对方是什么样的反应,承认或不承认,那是对方的事情。而不是因为我对对方的不承认而造成更大的愤怒。对老人来说,你说出了一个让她难堪的事情,她可能也会面子上挂不住,狡辩一下也是很正常的。
人和人沟通就是这样的,你的出发点在哪里?你有没有带着目的、要求、情绪在表达?你是不是中正中立的?
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沟通时可先调整自己的状态。在催眠中,我们常说要处在教练状态。试着让自己没有很多评判,不是指责、质问、比较,也不是要求对方改变。可以试一试,可能这很难,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