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中看到这么一句话: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这是夫子的一句感慨,感慨不见明见明君,因而自己的这一身本领没有用武之地,故而有些颓废。凤鸟和河图都是祥瑞,是圣人将出的征兆,夫子没有见到祥瑞而苦恼,感觉自己这一辈子算是完了。
估计夫子说出一句话之前应该是有学生提问:老师您的水平这么高能力这么强怎么到现在没有混出点名堂?孔老师有些羞愧有些恼怒,这个不长眼的学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可在课堂上又不能这么尴尬,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回答,是因为没有遇到明主。夫子是一点也不谦虚,直接把自己的责任给推到了没有明主身上。
窥一斑而知全豹,儒学宗师自己并不能独立成事,就如同那种藤,要想长高需要附着别的大树上才行,也就是说,夫子只是一位替人谋事的主,如果没有别人做主心骨,他自己就不会有成就。纵观几千年的儒家史,还真的就是这样,原来根子在这。
藤条攀树,固然可以让大树有种枝繁叶茂之感,但到最后大树定会被藤条给勒死。有了这个结论,再回翻一下历史,崇祯皇帝上吊的原因也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