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元宵
在所看到的描写元宵节的诗词中,最喜欢的要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尤其是“经典咏流传”中陈彼得老先生所演唱的,让我印象深刻,那声音醇如老酒,热情奔放,满载岁月况味。
很多人喜欢讲“不忘初心”,而周笔畅在《只如初见》中唱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李健却在《君子行》伊始抛出人生三问:“一个人他要如何,才算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又如何,会得到什么?得到什么又如何,終是生命过客……”听起来竟然有点看破红尘的感觉。
“初心”、“初见”、“初恋” ,刻骨铭心、回味无穷,似乎都源于那个“初”字,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初”终是会失去。而失去,才让人怀念。
人性的弱点让大部分人在拥有之时都不懂得珍惜。就像所有童话故事,在写到“王子和公主终于过上美好的日子”这一句时,都必须果断画上句号。如果继续铺陈笔墨,无疑是画蛇添足,活生生将童话故事变成悲剧。虽然其实悲剧,才是现实世界的主旋律。
过了元宵节,古时也称上元节,农历意义上的新年就终于圆满结束,须开展一整年的辛苦劳作。从“春节”到“元宵”,一年伊始,半个月,一年的二十四分之一时光,我们在满怀期盼与互相祝福中憧憬新的一年。
而有些祝福是默默在心中的,活到一定年岁,才明白,未必当面祝福才算郑重其事,未必一定传达了才算不忘初心。
时间,有时候淡忘了一切,有时候又沉淀了一切。
陈酒愈醇,再见面之时,愿能微笑如初,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