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的第三项制度安排,叫做“崇文抑武,再建中枢”。
它的使命,是恢复中央政府的日常运转。
我们都知道,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负责人,就是俗称的宰相。
这套制度延续到唐末,已经变得混乱不堪。
宋太祖的改革办法,是把三省合并为二府,让他们负责日常行政,军事事务则由枢密院掌控。
另外还划出盐铁、度支、户部三个主管财政的部门,称为“三司”,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样一来,二府、枢密院和三司,就形成了制衡关系。
二府的负责人,也就是宰相,虽然依旧位高权重,但管不了军事和财政,也就无法威胁到皇权。
这样一来,新的权力架构倒是搭起来了,但具体用什么人来出掌中枢呢?
宋太祖的答案是:文官。
这倒不是因为他喜欢文人。
宋代笔记《东原录》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宋太祖在位时,开封宫城修筑了新的城门。
有文官觉得这是大喜事,就写了一篇辞藻华丽的文赋。
宋太祖看到了,嘲讽说:“人家盖一个门楼,你们书生怎么这么多话。”
显得不以为然。
日常生活中,宋太祖也更喜欢饮酒骑射,对舞文弄墨兴趣不大。
但是,对文官的重要性,宋太祖是非常清楚的。
他认为,唐朝之所以灭亡,症结就在武将权力太大。
他们既不懂经营民生,又没有忠义观念,在承平时代是做不了国家基石的。
要使政权长治久安,必须任用文官,而且要形成稳定的选拔机制。
因此,宋太祖不仅用文人为相,还改革科举制度,亲自主持殿试。
我们都听过“天子门生”这个说法,它讲的,就是宋太祖强化殿试的故事。
为了防止官宦子弟垄断科举名额,宋太祖还对进士的家庭出身,做了专门的调控。
据统计,宋朝前三位皇帝在位时,35位状元里,有15位是来自“寒素”家庭,父辈连中低级官员都没有做过。
这就大大提升了公平性。
北宋建立的第三年,宋太祖在太庙里立了一块誓言碑,碑上的内容,群臣都没见过。
150多年后,北宋灭亡,开封城一片混乱。
有人进入太庙,找到了这块碑,发现上面刻着三行字,大意是:
要善待柴荣的子孙。
不得诛杀士大夫以及上书进谏的言官。
子孙如有违反,必遭天诛。
这块誓言碑,可以说是宋朝的立国精神,也是宋太祖后半生最重要的贡献。
从前半生夺取政权的经历看,赵匡胤不过是五代时期典型的武将。
但他能正视国家和民生的迫切需求,突破武人的格局,在后周两代皇帝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政治制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他被尊为明君的原因。
当然,宋太祖的本色,还是武将。
他的最后一项功绩,是统一南方,扩大宋的版图。
这项事业在后来,受到许多诟病,认为宋太祖奉行的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没有集中力量收复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给北宋灭亡埋下了祸根。
但从实际形势看,宋朝开国初年,国力单薄,只够扫荡较弱的南方诸国。
要想北上战胜辽国,收复大片领土,没有几十年的积累和长期布局,是做不到的。
从现实角度看,“先南后北”,不失为一个“经济适用型”战略。
在宋太祖的亲自规划和指挥下,宋军平灭了后蜀、南唐、南汉等割据政权,疆域面积扩大到250多万平方公里。
赵匡胤还主持了开封城的扩建,和东南等地的经济开发,为日后宋代城市生活和文化的繁荣局面,奠定了基础。
宋没有完成地理意义上的大一统,始终面临边患。
赵匡胤崇文抑武的政策,也造成北宋中后期军队战斗力低下、财政负担严重等问题。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中国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武人专权,山河残破,民生凋敝。
终结这个乱世的,正是赵匡胤。
光是这一项成就,他就足以名垂青史。
而宋太祖开创的政治制度,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进一步影响。称他为一代明君,并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