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剧衰退的乡村小学,每况愈下,我所在的村小,从300多学生,逐年下降。近几年的功夫,降到200,100,90,60,本学年,只剩32个孩子了。
很多人认为,孩子少,老师教起来,很轻松吧。可事情没那么简单。
32个孩子,分布在六个年级,六个班里。村小只安排了7名老师。每人一个班,就剩校长了。几乎大包班了。每天7节课,上午4节,下午3节。每天共42节课,平均每人每天上6节课。这还不算上早读,午读,课后一小时服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科学实验室,体育器材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卫生室(含心理辅导,隔离留观室),伙房,生活管理等等,都得有人管,上级不定啥时候就检查。卫生要打扫,物品要摆放整齐。不干行嘛。
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这都不是问题,村小嘛!复式班都教过,以前还有晚自习,点着煤油灯批改作业都到十一二点。习惯了,也就成自然了。
更大的问题是,村小剩下的几个孩,让老师们出力不讨好。
就拿四年级来说吧,收了5个孩,一个没妈的(爷爷奶奶收养),一个没爹的,一个口齿不清的,一个智力差点的。就一个孩,各方面都不错。智力上,家庭父母双全,学习也不错。孩子少了,学习氛围不行,也毫无竞争力。不利于孩子成长。老师们出再大的力,用心教,还可能因为有一个孩子不争气,你就有可能全镇倒数。
二年级,原来5个孩,一个最好的,本学期转到县城去了。还剩4个孩,一个有点自闭,一个爱哭,老师有时一批评,就哭。就这第一个孩,语数考试不及格,即使其他三个孩都是满分,只这一个,就把全班成绩拖到最后了。在当今的评价体系下,把任课老师就毁个半死。
不承认孩子有智力高下之分,是不现实的。分层教学,虽然理论上成立,现实却很骨感。
为什么乡村教师都往城里跑?为什么城里老师不愿去农村?
恐怕不单单是农村偏远,落后,各方面的不方便这么简单,农村教师背负了太多太多的责任和压力,并非乡村教师每月多发了几百块钱的乡镇补贴就解决了的问题。
我在想,就这么几个孩子,人家都去县城里上学了,他们为什么不去呢?有人说,父母没闯进城里,孩子也不用说了。
孩子少,还浪费了师资和国家教育资源。
几个孩,也占用了一个教室,水、电、网、暖,一点也没少用。老师照常一课一课的讲,一堂一堂的教。
就是我这即将退休的人了,今年还担着一年级的班主任,教着数学、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两个班的美术,两个班的体育,书法,纪律,环境等。
兼职有首席教师,图书管理,阅览室管理,仪器室管理,生活管理,仓库保管,周末节假日值班等等。
校长说,这还是照顾我年纪大,没任两个班(跨年级)的主课,你想年轻老师任课就更重了。
估计城市的老师也没这么多兼职吧?!
2020年11月21日于昆山脚下秦家庄小学值班而作